本文目录一览

1,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规范里哪里有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规范这本规范那里也不会有。一般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是依照抗震规范进行结构计(验)算后按抗震设防级别进行构造(配筋)处理。
抗震等级是按照结构类型,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共分四级,即,一、二、三、四级。同样条件下,一级要求最严,四级最宽松。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规范里哪里有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00:00 / 03:18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抗震等级是怎么确定的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把建筑工程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再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根据上述确定的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等级的说法是不够正确的,应该是结构抗震等级。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按照结构型式、房屋高度、设防烈度来划分。楼主提供条件不足,无法划分。钢筋锚固与搭接不能确定抗震修正系数!

抗震等级是怎么确定的

4,结构抗震等级从哪个规范查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里氏震级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由于“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The Scaling Law ofEarthquakeSpectra)的限制,在8.3-8.5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震级(如MS)数值却一样。到了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转而采用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MW)。地震矩规模是由同属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该标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5,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

根据地区在《建筑荷载规范》上查表确定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注:1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3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4 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框架-抗震墙的要求设计时,应按表中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规定确定其抗震等级。

6,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0 年 12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第 609 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11-2010,自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1.0.2、1.0.4、3.1.l、3.3.1、3.3.2、3.4.1、 3.5.2、3.7.1、3.7.4、3.9.1、3.9.2、3.9.4、3.9.6、4.1.6、4.1.8、4.1.9、 4.2.2、4.3.2、4.4.5、5.1.1、5.1.3、5.1.4、5.1.6、5.2.5、5.4.1、5.4.2、 5.4.3、6.1.2、6.3.3、6.3.7、6.4.3、7.1.2、7.1.5、7.1.8、7.2.4、7.2.6、 7.3.1、7.3.3、7.3.5、7.3.6、7.3.8、7.4.1、7.4.4、7.5.7、7.5.8、8.1.3、 8.3.1、8.3.6、8.4.1、8.5.1、10.1.3、10.1.12、10.1.15、12.1.5、12.2.1、 12.2.9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 年 5 月 31 日前 言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一批) )的通知》 (建标[2006]77 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 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 进行 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 编制组总结了 2008 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 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 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 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 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 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 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 14 章 12 个附录。 除了保持 2008 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 主要 修订内容是: 补充了关于 7 度(0.15g)和 8 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 《中 按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昀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 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 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 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 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 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 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 架厂房、 钢支撑一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 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7,结构抗震等级从哪个规范查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里氏震级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由于“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The Scaling Law ofEarthquakeSpectra)的限制,在8.3-8.5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震级(如MS)数值却一样。到了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转而采用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MW)。地震矩规模是由同属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该标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抗震等级吗 答: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不是抗震等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 四个抗震等级: 根据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将各类抗震建筑结构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9-2010
规范高于一切。按抗震图集进行比较稳妥一点。

8,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问题一: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怎么确定吗? 20分 能。住宅楼属丙类设防类别,六层框架结构不会超过24米高,属四级抗震等级。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 问题二:地下室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建筑抗震等级的说法是不够正确的,应该是结构抗震等级。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按照结构型式、房屋高度、设防烈度来划分。楼主提供条件不足,无法划分。钢筋锚固与搭接不能确定抗震修正系数! 问题三:建筑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建筑抗震等级的说法是不够正确的,应该是结构抗震等级。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按照结构型式、房屋高度、设防烈度来划分。楼主提供条件不足,无法划分。钢筋锚固与搭接不能确定抗震修正系数! 问题四:请问这个如何确定抗震等级 砌体结构,没有抗震等级之分。设防烈度8度,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里要求二层及以上的房屋应设不同的构造柱、圈梁等的抗震构造措施,对一层的砖砌房屋没有要求。你可以自己设置地圈梁、屋顶圈梁、四个大攻构造柱以保证更加稳妥。 问题五:框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的。 确定一个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需要参考两本结构规范: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9页)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问题六:甲类,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以上是规范条文,简言之,抗震设防等级是按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所在地区决定的。 问题七:抗震等级如何区分 查阅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把混凝土结构抗震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不同的等级。6、7、8、9等是设防烈度,一、二、三、四级是抗震等级,可以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来确定抗震等级! 某建筑的抗震等级由结构形式、高度、重要等级、设防烈度等确定的抗震等级是施工的依据,有设计明确。 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是两个概念,图纸总说明上应该注明抗震等级的。一二级锚固长度比三四级多,与烈度递增等级是相反的. 图集上说的抗震等级是指建筑物所在区域,结构形式,荷载大小,等一系列因素而确定的。 抗震烈度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问题八:抗震等级划分是怎么确定的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把建筑工程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再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根据上述确定的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问题九:房屋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依据结构类型、结构的重要性程度、抗震设防要求和场地条件见不同的建筑物划分为四个抗震等级。对框剪结构,在基本振型下若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裙房和主楼相连时,裙房的抗震等级除按裙房本身确定外还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这里主楼的抗震等级宜理解为主楼框架的抗震等级和主楼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即裙房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宜低于主楼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裙房框架的抗震等级不宜低于主楼框架的抗震等级。当裙房为框架,而主楼为剪力墙时,裙房框架的抗震等级不宜低于主楼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主楼、裙房不分开时,主楼采用剪力墙,裙房采用框架。裙房顶上一层以上部分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可按原高度的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但裙房范围内的主楼的抗震等级,应考虑裙房的影响。即根据裙房的面积的大小综合考虑主楼的结构形式和主楼的抗震等级。当裙房面积较小时应采用以下两种结构形式进行包络设计:1、不考虑裙房的抗侧作用,所有的剪力由主楼的剪力墙承担;2、按框剪设计。此时主楼的抗震等级按原高度的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而裙房框架按裙房高度确定抗震等级。当裙房的面积较大时,主楼按原高度的框架剪力墙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与主楼“相关范围内”的裙房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即裙房框架按高度为原高度的框架剪力墙确定狂建的抗震等级。裙房框架的抗震等级还不应低于按裙房高度确定的框架的抗震等级。这里的相关范围内指的是两个标准跨不小于15m的范围。裙房偏置时,整个裙房都是相关范围。当裙房面积较大时应适当的设置剪力墙,以控制结构的扭转,同时避免裙房由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问题十: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结构抗震等级 按照国家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表 6.1.2 确定:

9,框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不知楼下所云!不知道就不要随便复制粘贴误导别人!!回答楼主的问题吧,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的。确定一个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需要参考两本结构规范: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9页)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就这么简单。
1.框架部分抗震等级确定 抗震设计时,地震造成的对房屋的倾覆力矩由框架和剪力墙两部分共同承担。若由框架承担的部分大于总倾覆力矩(基本振型作用下)的50%以上时,说明框架部分已居于较主要地位,应加强其抗震能力的储备,具体要求是:按纯框架结构的要求来确定其抗震等级;轴压比也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来限制。 2.适用高度和高宽比的调整 至于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则可取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者之间的值,视框架部分承担总倾覆力矩的百分比而定,当框架部分承担的百分比接近于0时取接近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当框架部分承担的百分比接近于100%时取接近框架结构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的。确定一个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需要参考两本结构规范: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9页)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10,框架结构中板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首先同意"hnxdkwxy"的回答.但要补充一点儿.我觉得你会提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抗震的概念不太清晰.我大概地讲一个什么是抗震.地震是这样的,房屋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它不想动,但是当地震的时候,地面在动,而房子不想动(因为惯性),所以房子就感觉到脚底下不稳(就像我们乘公交车时,车子突然启动,我们就感觉到好像有人在推我们),房子会向地面运动的相反抄方向"倒",就像有人在推它.就这样产生了地震力.其实它是一个房屋自身的惯性作用而产生的.通常来讲地震是以地震波的形式来传递地震力的,就像水面上的水波一样.所以房子受到的地震力(仅指由地震产生的力,不包括其它的力)是水平方向的,能抵抗水平方向的力,在框架知结构中只有框架柱和框架梁,而楼板和次梁都没有这个能力.框架柱和框架梁能够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力),但是是有一道定的限度的,不可能抵抗所有的地震,因为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地震而采用相应抗震能力(等级)的框架梁、柱。这就是规范中抗震等级的来历。 同时,还有竖向的地震作用,那就是地面在跳的时候,房屋产生的“感觉”,你可以试着感觉一下,就可以明白什么是竖向地震作用了。
(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 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1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9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5)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6)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柱截而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7)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8)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9)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 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⑶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u%;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r`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1.6%。 ⑷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1.l倍采用,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l.3倍采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1.9倍采用,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l.2倍采用;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 ③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 各延伸一层。 ⑸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应配置交叉暗撑; ②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宜配置交叉暗撑; ③交叉暗撑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书第10章10.7条的规定。
框架结构抗震只考虑 柱和梁的抗震等级,板没有等级之分

文章TAG:混凝土  框架  抗震  抗震等级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查什么规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