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瓷,青花瓷的历史
来源:整理 编辑:五合装修 2024-03-13 23:51:28
本文目录一览
1,青花瓷的历史
花瓷是应用 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清代龚 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2,四类花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四类花瓷的基本特点是都属于青白瓷器。蓝釉剔花瓷器是在霁蓝釉瓷器上剔刻出龙、凤等各类纹饰,这类产品在元代以前都是定窑烧制。蓝釉堆白瓷器即在霁蓝釉瓷器上堆绘各种图案纹饰。笔绘蓝地白花瓷器。南宋以后定窑花瓷烧制出现了以笔代刀的情况,即以笔绘画取代刻、划、堆等工艺,用笔绘画蓝地,衬托白花主题。这类瓷器制作,宋元时仍以定窑为领军。青花瓷,即以青料代墨直接绘画图案,宋元人也称其为青白瓷。
3,如何辩认清花瓷
首先,看钴料。青花瓷钴料种类分为苏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它们多属高锰类,尤以进口青花钴料烧制的瓷器最具收藏价值。因为使用进口颜料烧制的青花瓷,大多由当时高级的工艺师创作,艺术价值更高。
其次,看发色。釉下发色艳丽,青花见五色的青花瓷品种尤为珍贵。清康熙时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达到巅峰。所谓青花见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种青花颜料烧制出来的瓷器,图案出现深浅虚实等各种变化。
第三,艺术水平是一个关键因素。器型优雅、构图有立体感、层次分明,人物景致清晰明显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
最后,古代青花瓷款识中的书法、图案,对于书画、篆刻艺术的创新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比如说,顺治时期的青花瓷总体来说较为粗糙,构图比较随意,器型、图画种类还不是很多
4,花釉瓷的瓷器简介
花釉瓷在古代文献中称“花瓷”,是中国唐代汉族瓷器烧制工艺的新创造,烧造花釉瓷器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已知,河南鲁山窑、内乡窑、禹县窑、郏县窑等均烧造花釉瓷器。此外,在山西交城也发现烧造花釉瓷器的遗址。花釉瓷是用含两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在坯体上两次施釉,高温烧成。其特点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块,多少不等,或规整,或飘洒。或深色釉衬出浅色斑,或浅色釉地上饰以深色斑块。花釉瓷特色为率意醒目,又显对比强烈,其中河南鲁山窑、郏县窑较为著名。花釉瓷为宋代钧窑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花釉瓷又名“鲁山花瓷”,“唐代钧瓷”。因唐代鲁山所产的黑底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唐南卓撰《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自此确定了唐代花瓷(鲁山花瓷)的中心地位。拥有1400年历史的唐代钧瓷,厚润美满,古气盎然,渲染着张力和亢奋,追求与奔放和激荡,被视为中华陶瓷的瑰宝。
5,什么叫青花瓷啊现在哪有啊
青花瓷即白底蓝花瓷。它始创于唐代河南省巩县窑,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元代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已臻成熟。
景德镇的青花器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无论是官窑或民窑的生产都达到了高峰。官窑青花瓷的生产不惜工本,制作讲究,从造型到纹饰都显得
十分精美。青花料的使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明初特别是早期的永乐、宣德时期以花色浓艳的进口料“苏泥勃青”为主;从成化到正德的明代中期,则以发色淡雅幽蓝的国产料“平等青”为主;嘉靖后以发色蓝中泛紫蓝的“回青料”为主。
明代时,景德镇和各地民窑生产了大量青花瓷器。图案纹饰突破了历来规范化的束缚,出现了大量的写意花鸟、人物、山水以及各种动物题材的画面,构图奇巧,线条洒脱,时而逸笔草草,自然逼真;时而率意勾勒,形神皆备。天启、崇祯年间常见的“吹箫引凤”、“达摩面壁”、“秋江晚渡”、“枯石寒禽”、“荷花鹭鸶”等图案,有的用笔秀润,有的简劲含蓄,力求在人物、动物的个性上用心,令人遐想联翩。
明代的民间青花瓷中,还常常见到画面生动、逗人喜爱的婴戏图,如“捉迷藏”、“放风筝”、“斗蛐蛐”等,色泽雅丽,笔调奔放而优美。
在明代民间青花瓷的创作中,绘瓷艺人还常常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象征吉祥的“福”、“禄”、“寿”、“喜”本不是绘画题材,但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亦将其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如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常见用松枝组成的“福”、“寿”字图案;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 “寿”,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给人艺术享受。
6,青花瓷是哪个国家发明的瓷器发明于什么朝代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唐青花还没认定是“青花”鼻祖 马未都认为,唐青花也好、宋青花也好,都是没有学术定论的事,在现在青花瓷比较火爆的情形下,好多是商家借助概念造势,试图把青花瓷的历史再进行“翻案”。 “我认为他们所说的唐青花跟真正的青花没关系,中间并没有质地、色彩等传承关系。”马未都认为,要说唐青花是青花瓷老祖宗,那就得跟青花瓷原产地景德镇瓷器做下对比,但从他在市场上看到的一些完整的唐青花看,质地上跟真正的青花瓷有很大区别。偶然的相似不能证明什么,孤立的个案也不能成立“源头说”,好多唐青花就是一些类似唐三彩的釉陶,连瓷器都不是。唐三彩里有很多蓝色,一些人认为釉底下呈现蓝色就是青花了,但青花起码得具备若干个要素才能成立。“目前还没见到哪个官方报告确立了唐青花是青花的鼻祖。如果一定要说那是唐青花,那我也只能说,此青花非彼青花。”马未都说,市面上的唐青花跟学术界认定的元代以来的青花瓷还不能扯在一堆说。 鼻祖“元青花”确立青花瓷要素 马未都认为,青花瓷的要素,第一就是必须高岭土烧制,这决定了它的胎细和质地;第二,必须是以金属钴为成色剂,在高温下烧制,一次呈现蓝色,而且最低温度要达到1200度以上;第三,严格一点说,出产区域不该超过景德镇范围。 马未都认为,元青花目前才是学术界广泛认定的青花瓷鼻祖。它的存世量很大,至少有上千件,但大器比较少。从元代以后,到明清的青花瓷,能看到“血缘基因”上的衔接。 青花瓷“起源说”演变 随着对青花瓷器研究的不断深入,截至目前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共有三种说法。 一、“青花元代说”。这是关于青花的最早说法,这一说法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古代文人墨客多喜欢青瓷或白瓷,而不喜欢花瓷。在他们眼中,青花瓷过于花哨和俗气。所以,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关于青花瓷器的文献记载很少,而最早开始研究中国青花瓷器的却是美国人。 二、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浙江的一支考古队在一个宋代的考古工地现场发掘出一堆青花瓷片和几个青花碗,于是“青花宋代说”便由此产生。但经过国家考古研究鉴定发现,这几件出土的青花瓷器属于明朝。所以,“青花宋代说”基本被否定。 三、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1983年,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在扬州的唐城遗址发掘出了几件残破的青花瓷器,这次考古发现促成了“青花唐代说”的形成。
7,青花瓷是哪个朝代的
青花瓷最早是唐朝出现的,元代发展成熟,现在经常听到的词是“元青花”元青花是非常少见的珍品,明清的青花瓷器发展是个顶峰,楼主感兴趣的话可以去 瓷库中国 网看下,那里有个青花瓷的系列文章,专门介绍各代青花名瓷的。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绘在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上。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釉青花、黄釉青,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虽烧造数量不是很多,但别具情趣。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发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重鲜艳带晕散的艺术效果。其次还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蓝中泛紫。这时期最擅长仿宣德青花瓷,由于采用的是国产钴料,含铁量低,稳定性好,所绘花卉呈有黑色结晶斑点,是采用人工重涂积点方法,有意点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质感不够,釉面同样泛青,个别也有桔皮纹,用手抚摸釉面,比较光滑,凹凸不平感觉不明显,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带有波浪状,总体来看,仿制水平还是很高的。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规整繁缛,并有许多创新式样。元青花 是当朝皇帝命大臣取自天空的颜色,制作质量上乘,可供皇室把玩的器物,随后青花瓷诞生,其色泽如天空般细腻润泽,随后官窑烧制,一直流传于今日
8,青花瓷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唐青花还没认定是“青花”鼻祖马未都认为,唐青花也好、宋青花也好,都是没有学术定论的事,在现在青花瓷比较火爆的情形下,好多是商家借助概念造势,试图把青花瓷的历史再进行“翻案”.“我认为他们所说的唐青花跟真正的青花没关系,中间并没有质地、色彩等传承关系.”马未都认为,要说唐青花是青花瓷老祖宗,那就得跟青花瓷原产地景德镇瓷器做下对比,但从他在市场上看到的一些完整的唐青花看,质地上跟真正的青花瓷有很大区别.偶然的相似不能证明什么,孤立的个案也不能成立“源头说”,好多唐青花就是一些类似唐三彩的釉陶,连瓷器都不是.唐三彩里有很多蓝色,一些人认为釉底下呈现蓝色就是青花了,但青花起码得具备若干个要素才能成立.“目前还没见到哪个官方报告确立了唐青花是青花的鼻祖.如果一定要说那是唐青花,那我也只能说,此青花非彼青花.”马未都说,市面上的唐青花跟学术界认定的元代以来的青花瓷还不能扯在一堆说.鼻祖“元青花”确立青花瓷要素马未都认为,青花瓷的要素,第一就是必须高岭土烧制,这决定了它的胎细和质地;第二,必须是以金属钴为成色剂,在高温下烧制,一次呈现蓝色,而且最低温度要达到1200度以上;第三,严格一点说,出产区域不该超过景德镇范围.马未都认为,元青花目前才是学术界广泛认定的青花瓷鼻祖.它的存世量很大,至少有上千件,但大器比较少.从元代以后,到明清的青花瓷,能看到“血缘基因”上的衔接.青花瓷“起源说”演变随着对青花瓷器研究的不断深入,截至目前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共有三种说法.一、“青花元代说”.这是关于青花的最早说法,这一说法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古代文人墨客多喜欢青瓷或白瓷,而不喜欢花瓷.在他们眼中,青花瓷过于花哨和俗气.所以,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关于青花瓷器的文献记载很少,而最早开始研究中国青花瓷器的却是美国人.二、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浙江的一支考古队在一个宋代的考古工地现场发掘出一堆青花瓷片和几个青花碗,于是“青花宋代说”便由此产生.但经过国家考古研究鉴定发现,这几件出土的青花瓷器属于明朝.所以,“青花宋代说”基本被否定.三、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1983年,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在扬州的唐城遗址发掘出了几件残破的青花瓷器,这次考古发现促成了“青花唐代说”的形成.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明清时期(1)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2)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作为我国十分受到青睐的一种瓷器,在用料上与其他瓷器有所区别,多种青花料的使用,为明代瓷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青花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钴,明代瓷器所用青花料按产地可以分进口料与国产料两种。进口青料为产于西亚的苏麻离青,是高铁低锰型青料,烧成后青花上局部有黑色结晶斑,绘制的图案线条有晕散的特点,有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看上去好像用工具在胎上雕刻后填色一般,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国产青料种类较多,包括平等青、回青、石子青、浙料、珠明料等,都属于低铁型青料,其中的回青属于低铁高锰型。国产料绘制的青花,一般线条精细而稳定,不易晕散,图案不仅没有往胎骨渗入下沉的现象,反而有非常明显的往釉上漂浮之感,时代越晚越明显。但不同品种成色也有差异。平等青产于江西的乐平,又称陂塘青,发色淡雅、秀气;回青产于西域,又称佛头青,色泽紫艳、蓝中泛红,使用时常和石子青按比例相配;石子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发色特点是清淡无华,但也有个别比较鲜艳的。明代瓷器的生产和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各期青花的青料情况不尽相同。第一个时期为洪武、建文两朝,青花使用进口料苏麻离青;第二个时期为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也用苏麻离青;第三个时期为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以使用苏麻离青为主,同时使用国产青料;第四个时期为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主要使用平等青;第五个时期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多用回青,万历开始使用浙料;第六个时期为天启、崇祯两朝,主要使用国产青料。明代洪武青花瓷特征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征。洪武瓷器尽管使用苏麻离青,但青花呈色不是偏灰就是偏黑,并不漂亮,主要与烧窑温度及烧成气氛都有关。青花瓷发展到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已成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瓷器制造的主流产品,是明代瓷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永乐青花使用的青料一般较厚,呈色浓艳,线条粗犷,不仅有较浓的黑色结晶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锈斑”,而且还有较为严重的晕散与流淌现象,往往渗入胎骨,表现出的一种天然成趣的青花特征。宣德朝青花成色与永乐青花特征一致,且器形图案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俗称的永宣不分。但二者在某些方面也略有不同。永乐青花的呈色较深,而且流淌大,黑色结晶斑过重,线条晕散比较严重,纹饰也不太清晰,青料凹入胎骨的现象也是最为明显的。尽管宣德青花也有上述特征,但要轻微得多。因线条稳定,除花卉、装饰外,人物纹样也逐渐增多。纹饰风格上,同样的青花图案,永乐的纹样略显柔弱,宣德更显粗犷唐青花还没认定是“青花”鼻祖 马未都认为,唐青花也好、宋青花也好,都是没有学术定论的事,在现在青花瓷比较火爆的情形下,好多是商家借助概念造势,试图把青花瓷的历史再进行“翻案”。 “我认为他们所说的唐青花跟真正的青花没关系,中间并没有质地、色彩等传承关系。”马未都认为,要说唐青花是青花瓷老祖宗,那就得跟青花瓷原产地景德镇瓷器做下对比,但从他在市场上看到的一些完整的唐青花看,质地上跟真正的青花瓷有很大区别。偶然的相似不能证明什么,孤立的个案也不能成立“源头说”,好多唐青花就是一些类似唐三彩的釉陶,连瓷器都不是。唐三彩里有很多蓝色,一些人认为釉底下呈现蓝色就是青花了,但青花起码得具备若干个要素才能成立。“目前还没见到哪个官方报告确立了唐青花是青花的鼻祖。如果一定要说那是唐青花,那我也只能说,此青花非彼青花。”马未都说,市面上的唐青花跟学术界认定的元代以来的青花瓷还不能扯在一堆说。 鼻祖“元青花”确立青花瓷要素 马未都认为,青花瓷的要素,第一就是必须高岭土烧制,这决定了它的胎细和质地;第二,必须是以金属钴为成色剂,在高温下烧制,一次呈现蓝色,而且最低温度要达到1200度以上;第三,严格一点说,出产区域不该超过景德镇范围。 马未都认为,元青花目前才是学术界广泛认定的青花瓷鼻祖。它的存世量很大,至少有上千件,但大器比较少。从元代以后,到明清的青花瓷,能看到“血缘基因”上的衔接。 青花瓷“起源说”演变 随着对青花瓷器研究的不断深入,截至目前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共有三种说法。 一、“青花元代说”。这是关于青花的最早说法,这一说法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古代文人墨客多喜欢青瓷或白瓷,而不喜欢花瓷。在他们眼中,青花瓷过于花哨和俗气。所以,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关于青花瓷器的文献记载很少,而最早开始研究中国青花瓷器的却是美国人。 二、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浙江的一支考古队在一个宋代的考古工地现场发掘出一堆青花瓷片和几个青花碗,于是“青花宋代说”便由此产生。但经过国家考古研究鉴定发现,这几件出土的青花瓷器属于明朝。所以,“青花宋代说”基本被否定。 三、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1983年,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在扬州的唐城遗址发掘出了几件残破的青花瓷器,这次考古发现促成了“青花唐代说”的形成。
文章TAG:
花瓷 青花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