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多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有什么问题

因为超过100米算是超高层建筑,执行的规范,审批的程序都不一样,甚至有很多地方限高(航线区域)一般来说,从成本和省事两个角度来说,要么就低于100米,要么就做成地标,所以一般都控制在100米以内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多层?按照现行的中国法规规定,建筑高度超过24米即为高层建筑,只有小于24米的建筑才叫多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为超高层建筑,需要单独进行其结构、防火、施工等多方面的论证。

多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有什么问题

2,多层建筑中对钢筋和混凝土有什么要求 具体点 谢谢

钢筋和水泥都要求达标,要国家认证的,还有就是抗震方面的预算楼的承受力。
你想问什么事?这样太笼统了。
钢筋是二级,直径6-25,砼一般控制在c15-c30之间。
汗 这个问题很笼统 让别人怎么回答呢 一半多层建筑所用钢精型号都较小,一般在∮6----∮24之间均为国标材,水泥均实验室所测定的合格产品,混凝土一半在C20,C25之间。

多层建筑中对钢筋和混凝土有什么要求 具体点 谢谢

3,请教建筑间距标准

建筑间距有防火间距、卫生间距、日照间距等。 防火间距比较好理解,是为了发生火灾时,避免火情危及临近建筑而设置的。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两栋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的最小值是6米。 卫生间距是为了防止临近建筑之间出现视线干扰而设置的,可以理解为“防止互相窥探隐私而拉开距离”。这个概念主要用于住宅与住宅之间,各个城市的标准有所不同,北京一般取值不小于20米。 日照间距是为了满足住宅房间得到必要的日照而设置的,这个间距全国各地的遮挡系数不同,没有统一的数值。而您没有说明您所在的城市,即使说了,也不一定能在网上查到日照间距系数。 以上几方面的建筑间距,在设计时取其中最大的数值作为设计间距。建筑工程建设,在设计阶段都会考虑到对既有建筑的遮挡,并进行日照分析,通过当地规划部门的批准才能开工建设。如果您认为施工中的建筑过高,影响了您家的日照,可以向当地规划部分质询。

请教建筑间距标准

4,多层砌体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应符合哪些要求

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合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类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当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到达5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最近几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单单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沿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圈梁:采取黏土砖与混合沙浆或水泥沙浆砌筑的墙体却属脆性材料,在抵抗地震等水平力、避免房屋倒塌等方面极其不利,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能到达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散布筋做连接。

5,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哪些构造要求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 12,箍筋间距不宜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 14,箍筋间距不应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截面及配筋;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 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构造柱与因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体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下表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②当外纵墙开间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于4.2m。  注:①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墙的1/2高度处;  ③室内外高差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m;  ③本表小砌块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1 砌体应灰缝饱满密实、组砌方法正确、接槎规范、拉结筋敷设符合要求。2 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粉煤灰砖的产品龄期不得少于28d。材料进场时,监理单位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做好材料进场签证和台帐,不够产品龄期的砌体材料进场后应留置一段时间,严禁不够产品龄期的砌体材料用于墙体施工。3 砌体材料施工前,应按有关规定提前淋水湿润,有成熟施工工艺的干法施工除外。4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细砂和混合粉。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在砌筑现场加水二次拌制。5 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非承重砌体砌至梁、板底时,应预留一定空隙约200mm,间隔至少7d后再补砌顶紧。监理单位应制定墙体施工检查台帐,明确每层墙体开始砌筑时间、完成时间、补砌顶紧时间及开始抹灰时间,确保砌体施工停置时间满足本措施要求。6 构造柱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单位应制定构造柱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构造柱钢筋埋置位置正确、混凝土浇捣密实。7 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线管或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8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得少于20d后才能进行抹灰施工。9 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6,多层建筑的消防登高面面积要求是多大

6.0.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 或总长度大于22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0.2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6.0.3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6.0.4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6.0.5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0.6 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 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6.0.7 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储量大于表6.0.7 规定的堆场、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2 占地面积大于30000m2 的可燃材料堆场,应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宜大于150m。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区内的环形消防车道之间宜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3 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m。4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 表6.0.7 堆场、储罐区的储量 名称 棉、麻、毛、化纤 (t) 稻草、麦秸、芦苇 (t) 木材 (m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m3) 液化石油气储罐 (m3) 可燃气体储罐 (m3) 储 量 1000 5000 5000 1500 500 30000 6.0.8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6.0.9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6.0.10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6.0.11 消防车道不宜与铁路正线平交。如必须平交,应设置备用车道,且两车道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条的规定,多层建筑不需要设登高操作场地,只有高层建筑才需要设。
调整消防登高面审核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不再要求必须具备18x18米的消防登高场地,对高度小于4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及16层以下高层住宅(含16层),可根据情况在距建筑消防登高面一侧外墙6米(或6米以上)处留有一条宽度不小于5米的消防车道;对高度大于40米的高层建筑及16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可根据情况在距建筑消防登高面一侧外墙10米(或10米以上)处留有一条宽度不小于6米的消防车道(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能存有妨碍消防登高的物品)。 ?

文章TAG:多层  多层建筑  建筑  需要  多层建筑需要符合什么标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