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地温级度是什么

地温级度是温度每升高1°C,地层所需要增加的深度,单位为m/1℃

地温级度是什么

2,地温空调的地温空调原理简介

浅层地下水具有冬暖夏凉四季恒温特点,接近于当地全年大气平均温度,几乎不受大气温度和地球内部温度影响。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正常情况下打井深度每增加100米水温升高2.5℃左右,温度梯度越大说明地热资源距离地面越近,越具有地热开采价值。为了获得较低水温,水井不宜太浅也不宜太深,实践证明地下5至30米深度水温最凉。3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能够保持低温恒温特点的原因在于热量总是向上蒸腾,冷气总是向下沉淀,来自太阳和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能向大气释放。天然冷气地温空调经过一个夏季运行吸收的室内热量全部被回灌井周围土壤吸收,经过一个冬季又能恢复到原始地温,地温能源是可再生的天然能源。长江流域井水常年恒温17℃左右,随纬度变化越向北越凉,许多地方井水只有8-12℃,古人早就知道用井水降温,近代也有各种各样井水空调,可是一般井水空调水流噪音大、制冷效果差,人们称为土空调,一般井水空调只取水不还水浪费水资源国家禁止使用。本厂最大贡献在于研制成功高效水温空调器,同时又能提供适合在浅层土壤中取水还水的设备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能在不浪费不污染地下水源前提下合理利用地温能源,为天然冷气地温空调普及使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地温空调的地温空调原理简介

3,什么是地温空调地温空调的原理及优点

价格不清楚,但是运行的费用应该比较低。
壁挂式空调、柜式空调、中央空调,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空调形式玲琅满目,各有特色,让人目不暇接,而在各种各样的空调形式中,要选最节能的空调,还当属地温空调。对于,很多人来讲,地温空调可能很新鲜,没听说过什么是地温空调,其实,地温空调属于中央空调,是一种利用地层土壤中能源的中央空调技术,地温空调不仅运行原理独特,而且与一般空调技术相比,地温空调优势众多,以下本文将为您做详细介绍。  地温空调又被称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中央空调设备的一种。它由电力驱动,通过深埋于地下的管路系统,与地下相对恒定的温度进行热量交换,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同时吸收大地的较低温度再排到室内,使房屋得到供冷。详细的地温空调原理,我们在《地源热泵工作原理》页面已做说明,您可以参考此文,做更多了解。地温空调系统图  节能:地温空调主要利用地下恒定的能量,以电能为辅助,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7,与传统空调相比,要高出40%以上,因此其运行费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而一般空调全部利用电能做功,电量消耗多。  舒适:地温空调不受外界影响,制冷制热效果稳定,并且系统一机三用,能够同时提供空调、采暖生活热水,舒适享受度更高。普通空调由于受夏季冬季极致天气的影响,会出现不制热/冷或者知冷知热效果差的现象。  环保:地温空调不用氟利昂制冷剂,没有任何化学污染,没有废气废热排放,纯天然环境友好产品。普通空调中使用的氟利昂不仅会破坏臭氧层,还会造成极大的温室效应,对环境影响大。地源热泵空调(地温空调)专题,您可以通过此页面了解更多地温空调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地温空调地温空调的原理及优点

4,地温与气温的区别与联系

地温ground temprature 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单位,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单位,摄氏度(℃)。为掌握下曲和入窑的温度,参考酿酒车间通风干燥处接触地面设置的温度计的温度。 地面温度是大气与地表结合部的温度状况,用地面温度表测定,其感应部分水银管的上半部分暴露在空气中,而下半部分则埋入土壤中。地中温度是地面以下任何深度的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直管地温表或插入式地温表测定。地面在白天和夏季温度高,夜间和冬季温度低,日、年变化明显。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气象站一般观测地面以及地面以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和320厘米深度的地温,以及地面每天的最高、最低温度。地温资料对农、林、牧业的区域规划有重大意义。气温(air temperature) 通常人们用大气温度数值的大小,反映大气的冷热程度。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人们就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温度计,并将其安装在特殊的装置内,对气温进行自动连续监测。温度表通常被放在离地面1.5米高处的百叶箱内,一天观测3次~4次,我国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人们把同一天中多次观测的气温之和除以观测次数,就得出了这天的平均气温,称日平均气温。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气温也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气温也随之上升。此后,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得到的热量仍比地面长波辐射推动的热量还要多,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由于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使地面得到的热量开始少于推动的热量,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亏损、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一时刻通常在午后一小时左右。随后,由于地面热量不断地亏损,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由此看来,一昼夜间气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接受太阳辐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面的热量收支,即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向外放射的地面有效辐射的数量之差。如收入多于支出,则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反之,则减少。在正常情况下,气温与地温相差1.6~2.3℃.
要看在什么地方与时候,才能分出地温与气温的高低! 白天和晚上,沙漠与草原,都是不一样的
地温ground temprature 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单位,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单位,摄氏度(℃)。为掌握下曲和入窑的温度,参考酿酒车间通风干燥处接触地面设置的温度计的温度。 地面温度是大气与地表结合部的温度状况,用地面温度表测定,其感应部分水银管的上半部分暴露在空气中,而下半部分则埋入土壤中。地中温度是地面以下任何深度的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直管地温表或插入式地温表测定。地面在白天和夏季温度高,夜间和冬季温度低,日、年变化明显。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气象站一般观测地面以及地面以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和320厘米深度的地温,以及地面每天的最高、最低温度。地温资料对农、林、牧业的区域规划有重大意义。气温(air temperature) 通常人们用大气温度数值的大小,反映大气的冷热程度。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 人们就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温度计,并将其安装在特殊的装置内,对气温进行自动连续监测。温度表通常被放在离地面1.5米高处的百叶箱内,一天观测3次~4次,我国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人们把同一天中多次观测的气温之和除以观测次数,就得出了这天的平均气温,称日平均气温。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气温也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气温也随之上升。此后,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得到的热量仍比地面长波辐射推动的热量还要多,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由于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使地面得到的热量开始少于推动的热量,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亏损、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一时刻通常在午后一小时左右。随后,由于地面热量不断地亏损,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由此看来,一昼夜间气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接受太阳辐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面的热量收支,即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向外放射的地面有效辐射的数量之差。如收入多于支出,则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反之,则减少。在正常情况下,气温与地温相差1.6~2.3℃.

文章TAG:是什么  什么  地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