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饱和 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问题]等一下[答案] 不饱和 聚酯树脂,一般是由不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 聚酯树脂一般是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或饱和二元酸与不饱和二元醇缩聚形成的带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1、提高 不饱和 聚酯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关键问题是什么Improving不饱和聚酯产品的关键问题是抗冲击性和增加其韧性。根据相关资料,通过添加饱和树脂来提高韧性,如饱和聚酯、丁苯橡胶、端羧基丁腈橡胶等。末端带有羟基的不饱和 聚酯制成的树脂韧性可提高2 ~ 3倍。用柔性聚硅氧烷链段接枝共聚改性含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不饱和 聚酯树脂,得到高冲击强度的树脂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2、 不饱和树脂是什么一种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形成的粘性液体,其含有不饱和二元酸或二元醇溶解在单体中的线性聚合物化合物。基本信息人类最早发现的树脂是从树木的分泌物中提取的一种脂肪物质,如松香,这就是脂肪之前有树木的原因。直到1906年首次人工合成酚醛树脂,才开辟了合成树脂的新时代。1942年美国橡胶公司首次投产-1聚酯树脂,后来称任何未加工的高分子树脂。
树脂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能够通过加热、熔融、冷却而固化的可熔融树脂称为热塑性树脂,但加热固化后不再是不可逆的,变成了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固体。称为热固性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1聚酯树脂等。简介聚酯是一种带有酯键的高分子化合物,区别于酚醛环氧树脂。
3、 不饱和聚脂用蜡液标准不饱和聚酯的蜡液标准是5%。不饱和 聚酯树脂按化学结构、辅料、交联剂、引发剂、促进剂交联剂可分为马来酸酐型、丙烯酸型、丙烯酸环氧酯型聚酯树脂,蜡液加入少则气干性能差,加入多则增加树脂层间剥离性和表面。
4、191 不饱和 聚酯树脂性质?项目单位指标外观淡黄色液体粘度25℃/mpa.s300600胶凝时间25℃/min915酸值mgkoH/ G1624固含量d6880℃稳定性H≥24热变形温度℃≥70 BarCOL≥36硬度≥36拉伸强度Mpa≥50弯曲强度Mpa≥85产品详细参数项目单位指标外观淡黄色液体粘度25℃/mpa.s300600胶凝时间25℃/min915酸值mgkoH凝胶时间:25℃室温。在100g树脂中加入0.3g促进剂(金刚石含量3%)和1ml固化剂,仅供参考。
5、 不饱和 聚酯树脂的固化原理?不饱和聚酯树脂一般是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或饱和二元酸与不饱和二元醇缩聚形成的带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酯聚合的缩聚反应通常在190 ~ 220℃下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的酸值(或粘度)。在缩聚反应后,趁热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单体以制备粘性液体。这个聚合物溶液叫-。[摘要] 不饱和 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问题]等一下[答案] 不饱和 聚酯树脂,一般是由不饱和二元酸和。
6、 不饱和 聚酯树脂的固化和 不饱和 聚酯的合成在机理上有何不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1。从自由基聚合的化学动力学来看,UPR的固化属于自由基共聚,固化反应具有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和链转移四个自由基反应的特征。链引发是从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分解到自由基的形成再到这种自由基加成到/基团上的过程。扩链单体不断加入新产生的自由基中的过程。与链引发相比,链增长所需的活化能要低得多。
链转移一个不断增长的大自由基可以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如溶剂分子或抑制剂,使原来活跃的链消失成稳定的大分子,同时,原来不活跃的分子变成自由基。2.不饱和 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UPR的固化过程是UPR分子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通常为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聚合,由线型长链分子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过程,在这个固化过程中,有三种可能的化学反应,即①苯乙烯与聚酯分子的反应;②苯乙烯与苯乙烯的反应;③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的反应。
文章TAG:聚酯 不饱和 固化 树脂 机理 不饱和聚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