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法拉第是哪国人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791年9月22日出生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
英国

法拉第是哪国人

2,法拉第发明了什么

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6岁。法拉第人物影响他在皇家研究院提供了大量成功的物理及化学演讲,名为“蜡烛的化学史”;这个演讲成为了皇家研究院圣诞节演讲之起源,此演讲并以法拉第为名。法拉第和威廉·休艾尔发明了许多如“电极”、“离子”等耳熟能详的字。由于道德原因,法拉第拒绝参与为克里米亚战争制造化学武器。在伦敦萨弗伊广场,电工程师协会外,耸立着一个法拉第的雕像,而在布鲁内尔大学新建的一个接待厅以法拉第为名。

法拉第发明了什么

3,法拉第是哪国的科学家 他的主要发现是什么

法拉第是英国的科学家他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是英国的著名科学家,他在1831年发现了著名电磁感应现象 从1831年起,法拉第的科学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早在1824年,他就论证过,既然电对磁有作用,那么磁也应当对电有反作用。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在1831年8月获得成功。他在一个圆形软铁环两边绕上A、B两组线圈,在A组线圈同伏打电池接通或切断的瞬间,B组线圈中会感生出电流,法拉第把这叫做“伏打电感应”。10月又发现,磁铁和导线的闭合回路有相对运动时,回路中会产生感生电流,法拉第称之为“磁电感应”。伏打电感应孕育了变压器的诞生,磁电感应预告了发电机的出现。这两类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电在未来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这项工作获得了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

法拉第是哪国的科学家 他的主要发现是什么

4,法拉第的贡献

法拉第分别于1822年12月、1825年11月和1828年4月做过三次集中的实验研究,然而均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他在实验当中所使用的都是恒定电流产生的磁场,他想看看这样的磁场是不是会在某个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经历过多次失败以后,1831年8月29日,他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铁环上,一个线圈接到电源上,另一线圈接入“电流表”,在给一个线圈通电或者断电的瞬间,另一个线圈中也出现了电流。这让法拉第惊喜不已,寻找10年之久的“磁生电”的效应,终于被发现了!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有心人。法拉把引起电流的原因开关为五类,它们都有变化和运动相联系,这就是: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他把这些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5,什么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的感生电动势ε感的大小和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等成正比,即ε感=-△φ/△t 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说明 ①当磁通量增加时,△φ/△t>0,这时ε感为负值,即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原磁场方向相向;当磁通量减少时,△φ/△t <0,这时ε感为正值,即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原磁场方向相同。 ②中学阶段,物理量的大小和方向常常是分开讨论的。如ε感=△φ/△t仅反映了它的大小,其方向由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来确定。 ③感生电动势和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不是和磁通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如,有一个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和磁场垂直,即线圈内磁通量达到最大时,它的变化率却最小,这时感生电动势为零。而当线圈转到和磁场平行,即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磁通量的变化率却达到最大,这时产生的感生电动势达到最大值。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电磁感应定律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dΦ/d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dΦ/d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sinA(切割磁感线运动) 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线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sinA为v或L与磁感线的夹角。{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dΦ/d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Δ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7,法拉第效应的简介

磁光效应是光与具有磁矩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产物。磁光效应主要有三种,即:法拉第效应、克尔效应、塞曼效应。在光学电流传感器领域,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应用最为广泛。光学电流传感器中磁光介质即磁光效应中具有磁矩的物质,是决定光学电流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器件。具有磁矩的物质可以分为五大类,而在光学电流传感器领域,顺磁性物质的应用最为广泛。1845年,法拉第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通过置于磁场中的磁光介质时,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就会随着平行于光线方向的磁场发生旋转。旋转的这个角度称之为法拉第旋转角。 也称磁致旋光。在处于磁场中的均匀各向同性媒质内,线偏振光束沿磁场方向传播时,振动面发生旋转的现象。1845年M.法拉第发现在强磁场中的玻璃产生这种效应,以后发现其他非旋光的固、液、气态物质都有这种效应。设磁感应强度为B,光在物质中经过的路径长度为d,则振动面转动的角度为ψ=VBd, (1)式中V称为费尔德常数,与物质的性质、温度以及光的频率(波长)有关。在一定物质中不论光是沿磁场方向或逆磁场方向传播,振动面的转向都一样,只由磁场方向决定。若转向与磁场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该物质的V取为正值,即ψ>0。这样,光来回传播同样距离后,其振动面的转角等于单程转角的两倍。这是磁致旋光与天然旋光的区别(天然旋光情形,在来回传播同样距离后振动面恢复原来方位)。法拉第效应与塞曼效应有密切联系。磁场影响物质分子(原子)中电子的运动,使无磁场时的一条吸收线对于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入射光分裂为两条,分别对应于右旋和左旋圆偏振光的吸收线,二者频率略有不同(倒塞曼效应);而且对于这两种圆偏振光又有分别对应的色散曲线。最简单情形如图a所示(面对磁场的指向观察)。这时,物质对任一频率的两种圆偏振光有不同的折射率n+(左旋)和n_(右旋),从而入射的线偏振光的振动面在传播中发生旋转,转角为(图1)(2)图b中画出n_-n+的曲线。可以看出,图中在吸收线之外ψ>0,而在吸收线之间ψ<0;在吸收线区域及其附近,ψ值很大。由于吸收线的裂距2Δω正比于B,在远离吸收线区域n_-n+也近似正比于B,故有式(1)。天然旋光物质中发生磁致旋光现象时,应考虑上述两种效应的叠加。铁磁物质表现出很强的法拉第效应。这时ψ决定于物质中的磁化强度而不是外加磁场。

文章TAG:法拉第  国人  法拉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