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旧历二十三谢灶用什么拜神

就是做点好吃的,就行了,然后上香烧纸磕头。就行了。
谢谢灶神

旧历二十三谢灶用什么拜神

2,谢灶是什么意思

基本释义:祭祀灶君详细释义:祭祀灶君影响谢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起源灶神本来在中国是家庭祭祀的对象之一,由主持厨房大政的老妇主祭,后来演变成家中的重大祭祀。灶神很早就进入道教神谱,称东厨司命,后升级为帝,号东厨司命大帝。传说灶神的生日在八月三日(又有说是十五日),该日家家点灶灯祭灶。步骤谢灶是送行的一顿盛宴,我们举行的送别宴,需要在人家起程之前进行,否则,人家都已经离开了,还如何可以送行?所以,时间不能迟过人家离开之日,谢灶也是同样的道理。另一方面,送行也不可能太早,十月才起行,总不能在二月就给对方设宴送行,时间上相距太远,便显得太过荒谬了。

谢灶是什么意思

3,中国的谢灶习俗目的是什么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灶王爷旁有副对子是这么写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谢灶的目的大概就是如此吧.
用甜品祭灶王爷,灶王爷嘴就比较甜啦,上天去给大家说好话。

中国的谢灶习俗目的是什么

4,谢灶是什么时候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俗称小年夜要谢灶,又叫“送灶”或“祭灶”。谢灶是传统民间最传统的过年习俗之一。小年夜,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他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人们为了表示感谢,给他饯行,叫做谢灶。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谢灶的供物有:清水、白米各一碗,这是表明灶君与这家人关系一清二白,如果灶君徇私,此二物带回天上时就会变黑。几棵带尾叶的甘蔗,甘蔗有节,用作灶君登天的梯子;甘蔗有尾,祈求做事善始善终,有头有尾。此外,还有炒米饼、炒米碾、柑、桔、红糖和一封利是。祭灶所需的物品1、香三支。2、红蜡烛或酥油灯一对。3、酒三杯。黄酒或老酒即可。4、茶三杯。5、饭碗三只,筷子三双。6、金银纸或纸元宝;没有的话,放人民币几张也可以。7、汤圆。象征团团圆圆,汤圆一定要素馅的。祭灶时的汤圆最好是豆沙馅的,切记不要用猪肉馅,也不要和猪肉馅的汤圆一起下,一定要先下祭灶的汤圆,然后再下自己吃的汤圆。祭灶完毕后,记得吃掉。8、糖及其它甜品。(象征生活甜甜蜜蜜,年年高)。9、素菜、肉 素菜 如:荸荠:象征有钱;菠菜:要有根的,红色的根须象征日子红红火火;大蒜苗:象征过日子精打细算等。10、水果3-5种。寓意好的水果,如苹果(平平安安)、甘蔗(日子节节高)橘子、提子等。

5,谢灶用什么经

提问这个问题不用匿名的,兄弟一份《灶君疏》。这《疏》既然由这家人代笔,自然是隐恶扬善,尽拣好话写了。也有图省方便的,到街上买一张预先印好“疏”的黄纸代替。祭拜后把供品放在米缸里,叫做“责缸”。到了团年当晚,还得“接灶”,把灶君接回来,与家人一起团年。
谢谢灶神

6,今天谢灶送副对联网上流传的新联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冬柑,年橙,谢灶桔”。意思大概是:冬至拜神的时候要用柑桔,过年用橙,而谢灶就要桔)。还要写好一张“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7,什么是谢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 胶牙饧 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谢谢灶神

文章TAG:谢灶  旧历  二十  二十三  谢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