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读千分表

你要确定是什么表,这里我说说0-1mm量程的桂量千分表读数方法,你说的不错,确定是长针加短针等于总测量数,短针一格为0.1mm,长针一格为0.001mm,比如说短针过了一格后长针对在21处,那就是0.1+0.021=0.121mm.
移动1mm时,指针正好回转一圈。由于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测量杆是作直线移动的,可用来测量长度尺寸,所以它们也是长度测量工具。目前,国产百分表的测量范围(即测量杆的最大移动量),有0~3mm;0~5mm; 0~10mm的三种。读数值为0,001mm的千分表,测量范围为0~1mm。

如何读千分表

2,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技巧

内径千分尺 1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 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2 误差分析 内径尺直接测量误差包括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和一般测量所具有的示值误差,读数瞄准误差、接触误差和测长机的对零误差。影响内径尺测量误差,主要因素为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

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技巧

3,物理螺旋测微器的读法

根据图中的情况,得到的结果是0.484mm,其中0.004是估读。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最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扩展资料读数方法1、先读固定刻度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由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精确到以mm为单位千分位,故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词条-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左图(上):4.08 mm左图(下):刻线看不清。(好像是 0.53 mm)右图(上):5.67 mm右图(下):0.99 mm
读法是主尺+螺旋尺,一上一下间距0.5mm主尺+螺旋尺*0.01第一题,主尺4mm,右边是到8,所以是4mm+0.08mm,然后再估读一位,4.080mm。第二题0.5mm+0.03mm,目测在刻度上面,所以估读0.531mm第三题,主尺5.5mm,螺旋齿16,所以5.5mm+0.16mm,但是看图是在16到17之间,就是5.665mm第四题0.5mm+0.49mm,估读一位,0.990mm
图甲螺旋测微器有二处计数,在图甲中的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是mm,我们看到的5表示5mm.上面的小刻度是半毫米刻度。在甲图中的固定刻度读做8mm,后边不足半mm,暂时不读。不足半mm由可动刻度读出。可动刻度的最小刻度是0.01mm.我们看到图甲中的可动刻度上的45上面的第二个小刻度和固定刻度上的零刻度线对齐,此时可动刻度的计数就是0.470mm.最后的0是估计的。我们再估计准确一些就读作0.474mm最终的测量值是上面二个读数相加。为8.474mm.题目是的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是没过半mm,不读,记作0。可动刻度读数读作0.484mm最后的测量值是0.484mm上面的读数中的最后一位是估计数字。允许有一定的误差。例如读作0.483mm\0.482mm都是正确的。
肯定出来了。。只是刚好被螺旋测微器挡住了 所以是1.500

物理螺旋测微器的读法

4,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读数的注意事项和使用步骤

螺旋测微计又叫千分尺 误差是0.01mm旋开后放入你要测量的东西,拧大螺母可以很快卡紧,快紧的时候拧后面的小螺母,听到咔咔的很小声音就表示拧紧了,可以读数了。1. 测杆上一大格1mm, 每一大格又分两小格,每小格0.5mm(如图为不满0.5mm).2. 螺套上每格0.01mm,需估读,即读到0.001(如图为26.0*0.01=0.260).3. 如图读数为0.260mm(注意一定是小数点后3位) 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左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 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即可。 【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13131力过猛。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4.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误差。刻度尺物体边缘,与物体垂直,零刻度线1.知识提要(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任何物理量的测量都必须先规定单位。(3)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并需按有效数字记录。(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要点点拨(1)正确使用刻度尺①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②使用时: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2)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3)长度单位的换算应掌握km、m、dm、cm、mm、μm六种单位间的换算。其中km→m→mm→μm每一级都是千进位;m→dm→cm→mm每一级都是十进位。换算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换算数字乘以进位比例带进位后的单位。(4)正确认识误差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②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知识点吧, 卡尺不估读。 测微器估到后三位、。

5,螺旋测微器 怎么读数

读数方法1、先读固定刻度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由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精确到以mm为单位千分位,故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在图中,固定刻度即下面刻度为8,半刻度线有露出,所以是0.5mm,侧面的0-10即可动刻度,读数为6.1,按照规则为6.1×0.01mm=0.061mm。综上,最终读数为8+0.5+0.061=8.561mm。扩展资料注意事项①测量时,注意要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②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③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④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螺旋测微器词条
【螺旋测微器】先读主尺上的读数,先整数毫米。第二看是不是主尺上有半格出来,如果是就加0.5毫米。最后看旋钮上的读数,与主尺中间横线对齐是几个小格,就几乘以0.01毫米。比如是25就读0.25毫米,跟前面的都加一块
主尺也就是横着的尺子的下面一格代表1mm,上面的一格代表0.5mm,所以主尺读数为8.5毫米;右边竖着的尺子读数时要估读,也就是6.1,此时的6.1无单位,必须乘以0.01,才得到毫米,0.01是分度值,所以副尺读数为0.061毫米,两尺加起来就是最后读数8.561毫米。资料拓展螺旋测微器(micrometer),又称千分尺、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最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量具,下面将对螺旋测微器的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讲解。什么是螺旋测微器?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螺旋测微器的结构以下为螺旋测微器的结构示意图:螺旋测微器工作原理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这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我们经常帮客户用螺旋测微器连接我们的数据采集仪进行高效率的测量时,我们经常指导客户在做螺旋测微器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使用前应先检查零点:缓缓转动微调旋钮D′,使测杆(F)和测砧(A)接触,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此时可动尺(活动套筒)上的零刻线应当和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长横线)对正,否则有零误差。2)左手持尺架(C),右手转动粗调旋钮D使测杆F与测砧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转动保护旋钮D′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固定旋钮G使测杆固定后读数。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1、先读固定刻度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由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精确到以mm为单位千分位,故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螺旋测微器的注意事项?测量时,注意要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
8.561mm 或 8.562mm侧面读出是 6.1 格 ,再乘以 0.01mm ,就是 :6.1×0.01mm=0.061mm ,所以,结果就是:8.5mm+0.061mm=8.561mm 。如果侧面读出是 6.2格,则结果是 8.562mm 。

6,求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步骤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步骤如下:1、 数显千分尺测量值:直接读出所显示的数据。2、刻度显示千分尺:测量值:主轴刻度+副轴刻度我们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主轴和副轴放大图,说明如下。〈1〉 首先读出副轴边缘在主轴上的刻度。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7和7.5之间,所以主轴刻度是7mm。〈2〉 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图中,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37和38之间位置,再根据刻度分量读出其分刻度,就可得0.4,因此副轴刻度是37.4。〈3〉 往在〈2〉中得到的数据上乘于主轴1个刻度的单位。图中,由于主轴1个刻度单位是0.1mm,因此0.01×37.4=0.374mm。〈4〉 把〈1〉和〈2〉的结果相加,就得到(最终)测量值。所以,其测量值是7+0.374=7.374mm扩展资料外径千分尺零位校准步骤:1、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2、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3、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4、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5、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尔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外径千分尺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外径千分尺:Ⅰ 0-25mm、25-50mm、50-75mm、75-100mm千分尺。① 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度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一格为0.5mm,如果读数在18.5-19mm之间,切记读数后面的0.5mm,将读数记下来,这是第一个读数;② 读出活动套筒上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的读数,并估读不足半毫米的数字,这是第二个读数;③ 固定套筒上侧有十条横刻度线,活动套筒的刻度线和固定套筒上侧刻度线对齐的那条刻度线即为第三个读数;④ 把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Ⅱ 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125-150mm千分尺主尺从2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150-175mm千分尺主尺从50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175-200mm千分尺主尺从7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这三种卡尺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为估读。外径千分尺:Ⅰ 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① 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①;② 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②;③ 当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刻度线对齐时,则第三位读数为0, 若固定套上的刻度线在活动套筒两刻度线之间时,则第三位读数估读;④ 将三个读数相加再加上100mm即为测得的尺寸。内径千分尺:测量方法同外径测量方法,最终测量尺寸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读出结果即可。千分尺的读数方法:①、由固定刻度上读整毫米数;②、由可动刻度读格数,并估读,再乘以0.01;③、待测长度为两者之和。例:固定刻度数:4.5mm。可动刻度读数:40.9(格)×0.01mm=0.409mm。待测长度为:4.5mm+0.409mm=4.909mm。其中0.9格为估读格数;0.009估计位。千分尺的读数方法由三丰量具实体店原创发布,转载请说明出处。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的量程是0-25毫米,分度值是0.01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你说的意思应当是用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合测量内孔的方法,应当还有一个杠杆架。首先将千分尺调到测量内孔要求的尺寸,如你举例说的40,将千分尺固定死,再调整杠杆表的测量内孔的部分,使这部分的长度要大于内孔尺寸0.2~0.5,然后将测量部分卡到千分尺上,调校,将百分表壳上0刻度转到指头针逆时针转到最左边的刻度,这个步骤要多调校几次。这个的道理就是百分表在0刻度位置的尺寸就是千分尺调到的尺寸,跟曹冲称象的道理一样,测量孔的大小假如在0刻度左边,说明孔小了,针逆时针转时说明小,顺时针说明是大,40+0.30应当是指针在0和30刻度之间,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百分表里面还有一个12345的刻度,那每个刻度是1mm,要记得这个要与调校的位置是一样的,不然尺寸会相差1mm的。
我们以测定直径为20.27mm的零件为例。两端的轴头,通过测力装置旋转接触工件,最好再拧两三下,因为它会自动打滑。然后我们开始读数,固定的刻度尺上,应该是20的刻度线露出了旋转的千分筒外,然后我们再看,固定的刻度尺上有条长直线,它对着千分筒上27的刻度线。所以读做20.27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千分筒旋转一圈是0.5毫米。所以,你得看清固定的刻度尺是显示的20还是20.5如果是20.5,而千分筒上是27,那么此时的读数应该就是20.77了。

文章TAG:千分尺  怎么  如何  千分表  千分尺怎么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