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桩基验收规范那有

建筑类桩基础常用的验收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章--桩基础;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9章--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桩基验收规范那有

2,桩基检测规范包括哪些内容桩基础

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这本是行业检测规范,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其他的还有各个地方标准啊,如果想知道请联系我
你好!深度.密实度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桩基检测规范包括哪些内容桩基础

3,公路工程桩基检测用什么规范

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这个规程里没有涉及钻芯取样检测,可以参考,建设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也可以参考,铁道部:《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如果是公路工程桩基,还是要以交通部规程为主!

公路工程桩基检测用什么规范

4,桩基检测规范要求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蒋满成桩基检测规范要求: 1.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1.2、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  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检测方法检测目的: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把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钻芯法:  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高应变法:  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1.3、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

5,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标准: 1.混凝土灌注桩指就地成孔并立即灌注混凝土制成的桩。按成桩工艺的不同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夯扩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桩等。 2.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其质量验收项目及检验标准见下表: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项目和质量检验标准表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和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桩位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2 孔深 Mm +300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应确保进行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3 桩体质量检验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4 混凝土强度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5 承载力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 垂直度 测套管和钻杆,或用超声波检测,于施工时吊垂球。 2 桩径 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于作业时用钢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括内衬厚度。 3 泥浆相对密谋(黏土或砂性土中) 1.15-1.20 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以上50cm处取样 4 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 M 0.5-1.0 目测 5 沉渣厚度:端承桩 摩擦桩 Mm ≤50 ≤150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 6 砼坍落度:水下灌注 干作业 Mm Mm 160-220 70-100 坍落度仪 7 钢筋笼安装深度 Mm ±100 用钢尺量 8 混凝土充盈系数 >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9 桩顶标高 Mm +30 -50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附: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1混凝土灌注桩的材料质量: (1)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其粒径宜用5—40mm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2%,无垃圾及杂物; (2)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无有机物、垃圾、泥块等杂物; (3)水泥宜用强度等级为3.25、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有出厂质量证书和水泥现场取样复试试验报告。 (4)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钢筋现场取样复试试验报告。 (5)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室试配。 2.混凝土灌注桩的钢筋笼制作场地应平整、坚硬。钢筋笼制作时宜采用对中支架,钢筋笼整体吊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 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按下列规定设置: ①泥浆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②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100mm. ③护筒的埋设深度: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采用旋挖钻机施工时护筒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2.5m. ④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应加高加深,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 (2)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泥浆应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制,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3)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正、反循环钻机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旋挖钻机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宜高出地下水位3.0m以上; ②在清孔过程中,应使用经沉淀处理或新制备的优质泥浆置换孔内未达标的泥浆; ③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上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小于 8%;黏度小于 28s; ④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应采取投掷黏土土块、加大泥浆相对密度等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4)清孔后和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测孔底的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清孔直至沉渣厚度符合要求为止。 (5)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应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60-220m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 (6)使用的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保证能顺利从导管内排出。为此,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桩直径小于600mm时可适当加大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 (7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且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导管,使导管埋深控制在2—6m范围内,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防造成导管堵塞或断桩。 4.沉管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活瓣桩尖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预制桩尖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25; (2)必须预先制定防止缩孔和断桩等措施,沉管过程中,应经常探测管内有无地下水或泥浆,如发现水或泥浆较多,应拔出桩管进行处理后再继续沉管; (3)浇筑混凝土和拔管时应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70—100mm范围内,并确保其和易性,防止混凝土离析,桩管灌满混凝土后可拔管,管内应保持不少于2.0m高度的混凝土,拔管速度:锤击沉管时应为0.3—1.0m/min。4m/min 2.5m/min。 (4)锤击沉管扩孔灌注桩施工时,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复打工作,第一次灌注混凝土的高度应高于地下水位和桩顶设计标高,复打前,应把桩管外壁的污泥清除,桩管每次打入时,中心线应重合。 (5)夯扩桩施工前宜进行试成桩,详细记录混凝土的分段灌入量、外管上拔高度、内管夯击次数、双管同步沉入深度,并检查外管的封底情况,有无进水、涌泥等,经核定后作为施工质量的控制依据。 (6)振动沉管灌注桩采用单打法时,每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50—100cm;采用反插法时,反插深度不宜大于活瓣桩尖长度的2/3; (7)沉管成孔灌注桩任意一段平均直径与设计直径之比严禁小于1。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螺旋钻机钻孔时,应保持钻杆垂直位置正确,防止钻杆晃动扩大孔径及增加孔底虚土,钻进中遇到地下水、塌孔等异常情况应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钻孔扩底桩应根据电流值或油压值调节扩孔刀片切削土量,防止出现超负荷现象。 (3)成孔后应用探测器检查孔径、深度和孔底情况,并将回落土及泥水清除干净并加盖保护。 (4)浇筑混凝土前应在钢筋笼放入后再次检测孔内虚土厚度且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80mm—100mm,并分层浇捣密实。每层浇注厚度约500mm—600mm,最大不得超过1500mm。若为扩底成孔灌注桩,混凝土第一次先浇注到扩大头的1/2高度处,即可安设钢筋笼并继续灌注混凝土到扩底部位的顶面后,再分层浇注桩身部分混凝土,混凝土浇注时,应随浇随振捣。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桩孔中应挂长串筒。实际浇注的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7.人工挖孔灌注桩 (1)对护壁井圈的要求 ①开孔前,桩位必须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井圈模板必须用桩桩中心点校正模板,其位置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②护壁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场地地标高面下的厚度大100—150mm,每节井圈高约1m。 ③护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拉结钢筋、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应在当天完成,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如有渗水,应使用速凝剂修补,井圈模板拆除应在24h后进行,井圈混凝土有蜂窝、渗漏现象应及时补强,以防发生事故。 ⑤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⑥遇有局部或厚度小于1.5m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每节护壁井圈的高度可减小至300mm—500mm,并随挖随验随浇注混凝土;也可采用钢护壁井圈(即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等方法进行处理。 (2)清底和安放钢筋笼 挖至设计标高后检测孔深并清理好护壁井圈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及积水。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安放钢筋笼并再次清理孔底残渣和封底、浇注桩身混凝土。 (3)浇注桩身混凝土 ①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桩长一般都大于3m,浇注混凝土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不宜大于 2m。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②当孔底或孔壁有渗水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6,桩基静载检测规范 哪些工程必须进行桩基静载试验

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2 地 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 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 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把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桩基检测规范要求:1.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1.2、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检测方法检测目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把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钻芯法: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高应变法: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1.3、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1.4、基桩检测除应在施工前和施工后进行外,尚应采取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或专业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2、检测工作程序2.2、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宜包括下列内容: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2、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3、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2.3、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依据的标准,抽样方案,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试验周期。2.4、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2.5、检测用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2.6、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3、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本条第2、款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外,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规定的时间。休止时间土的类型休止时间(d)砂土7粉土10非饱和15、粘性土饱和25注: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2.7、施工后,宜先进行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2.8、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2.9、当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时,应查找原因,重新检测。2.10、当需要进行验证或扩大检测时,应得到有关各方的确认,并按本规范第4.1、~4.7、条的有关规定执行。3、检测数量3.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3.2、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应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1、控制打桩过程中的桩身应力;2、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3、选择桩端持力层。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3.3、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3.4、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注:1、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2、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3、当符合第3.3.3、条第1~4、款规定的桩数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3.5、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3.5.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3.5.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5.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3.5.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l%,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注:对上述第1~4、款规定条件外的工程桩,当采用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承载力检测时,抽检数量宜按本条规定执行。3.6、对第3.5、条规定条件外的预制桩和满足高应变法适用检测范围的灌注桩,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当有本地区相近条件的对比验证资料时,高应变法也可作为第3.5、条规定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的补充。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3.7、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3.8、对于承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的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l%,且不应少于3、根。4、验证与扩大检测4.1、当出现本规范第4.5~4.6、条和第4.7、条中所列情况时,应进行验证检测。验证方法宜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于嵌岩灌注桩,可采用钻芯法验证。4.2、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4.3、桩身或接头存在裂隙的预制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验证。4.4、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4.5、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4.6、当单桩承载力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扩大抽检。4.7、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可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5、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5.1、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评价,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桩身完整性分类应符合表、5.1、的规定,并按本规范第7~10、章分别规定的技术内容划分。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Ⅰ类桩桩身完整Ⅱ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5.2、Ⅳ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5.3、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承载力检测值,并据此给出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5.4、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5.5、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5.5.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5.5.2、地质条件描述;5.5.3、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5.5.4、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叙述;5.5.5、受检桩的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5.5.6、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6、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6.1、检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基桩检测的资质。6.2、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并具有相应的资质。
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工程时2、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时。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 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 根。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4、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桩基静载试验:桩基静载试验是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基本原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一组完全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Q-s曲线为基础,取该曲线的前几级荷载下沉降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Q-s曲线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考虑到一般静载荷试验做到破坏时的加荷级数为10-15级。故一般取前10级建立相应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所选用的级数少,经济效益越明显:预测时所选用的级数多,预测精度会有所提高,但当级数过多时,就失去了预测的意义。灰色预测方法对于以沉降控制来确定承载力的大直径桩、超长桩和嵌岩桩效果明显。
静载试验:工程桩的抽检数量不少于1%且不少于3根,每个单位工程的工程桩总数50根一下的不少于2根;同一地块、相同地质、同一施工单位同时成桩的几个单位工程,容许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1根(满足总数);在同一地块进行的前期静载试验可抵充试桩数1根;多桩承台下应有一根试桩等等。 低应变试验:800mm以上的、一柱一桩的,必须全数检测;小直径群桩、排桩,检测数为不少于总数的20%。 行业标准是jgj106-200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各省市有各自的更详细更严的规定。

文章TAG:桩基检测  检测  规范  桩基  桩基检测规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