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可从生产方法、特点、代表品种三方面进行区分。1、生产方法不同釉下彩瓷器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釉中彩瓷器的生产方法则有两种,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另一种是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
2、特点不同釉下彩瓷器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中彩瓷器中使用在釉面加彩再高温烧成的釉中彩瓷器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而使用另一种生产方法经过多次烧制的釉中彩瓷器则是彩夹在两层釉中,结构为“釉彩釉胎”的釉彩层次关系。
6、釉下彩是什么?釉下彩安全吗?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常见的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绿彩等都是釉下彩的细分类。釉下彩是在整体施釉之前在半成品坯体上进行手工彩绘,绘制各种精美的纹饰,然后再罩上一层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的釉,施釉后再入窑经过1200℃1400℃的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花面被釉层覆盖,瓷器上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7、釉上彩和釉下彩区别有什么釉上彩和釉下彩有哪些区别1、产生的年代不同:釉下彩是最早的,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而釉上彩是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2、制作歩骤、过程不同:釉下彩是用生胚经过烘烤之后的速配上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再上釉,最后窑烧制成;而釉上彩先将白瓷胎的瓷器烧制好,再在瓷器表面用彩画装饰,然后入窑烧制,画的图案和釉色是分开烧的。3、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釉下彩烧制的时候是先用泥坯800℃烧成素坯,在画完之后上完又再经过1200到1300℃左右的窑火进行烧制。
4、外表不同:釉下彩色彩光润、表面平滑、永不褪色、即使久经磨蚀、只要釉面完好,并不会减少产品彩绘时的色泽鲜艳度。而釉上彩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摸上去有手感,没有釉下彩光滑。5、分类不同:釉下彩绘主要以青花、釉里红以及釉下五彩为主。釉上彩绘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为主。
8、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1、产生的年代区别釉下彩: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2、烧成温度顺序区别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3、制作歩骤、过程区别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经过上釉,*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之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4、分类上的区别: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釉上彩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
文章TAG:釉下彩 釉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