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地基强夯施工方案

地基强夯施工方案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全面的土壤勘测,以了解地质地貌情况。施工前,需要对工地进行清理,确保工作区域可以顺利施工。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布置好夯击点位,并进行标记。夯击点位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荷载要求来确定,确保夯击力能均匀分布于地基中。在施工中,通常使用振动夯击设备进行施工。振动夯击设备通过高频率的夯击力,将土壤颗粒挤密,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夯击设备的规格和频率,应该根据地基的土质和建筑物的需求来选择,以达到最佳施工效果。施工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夯击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通常,夯击设备会在地基中形成一定的振动区域,操作人员应根据夯击设备的振动情况来控制夯击力度和频率。夯击点位需要依次进行夯击,以确保整个地基均匀夯实。除夯击施工外,有时还需要进行其他辅助处理。强夯地基施工要点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以便确定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最少夯实遍数和总下沉量等施工参数,试夯的密实度和夯实深度必须到达设计要求。基坑的夯实范围应大于基础底面,开挖时,基坑每边比设计宽度加宽不宜小于0.3米,以便于夯实工作的进行,基坑边坡适度放缓。夯实前,基坑底面应高出设计标高,预留土层的厚度为试夯时的总下沉量加50至100毫米。夯实完毕,将基坑表面拍实至设计标高。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检查夯锤重和落距,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查,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夯的夯沉量等,对各项施工参数、施工过程实施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

地基强夯施工方案

2,求助强夯施工方案

1、场区回填土厚度大于3米,采用强夯处理,采用3000KN-M夯击能。强夯回填以相邻高地的素红粘土,每虚铺1米厚,用推土机整平,用25t振动平碾碾压一遍,再回填下一层,依次循环达到 6.0米的回填厚度要求。点夯两遍,满夯一遍,具体要求如下。(1)、第一遍夯点按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5m,先点夯7-9击,,用推土机整平。(2)第一遍夯点一周后,接着进行第二遍点夯,在每4个夯击点中间插入一点(四个点夹一个点形成梅花型布置),夯点间距5m,夯8-9击,用推土机整平。(3)前两遍点夯采用个点跳打。(4)第三遍低能量满夯一遍,满夯夯击能1500KN-M,满夯夯击数不宜低于4击,夯印搭接1/3-1/4。(5)满夯后的地表应最后进行一遍机械碾压,以满足地基的压实要求。(6)为了孔隙水能够及时消散,应有足够的间歇,点夯与点夯之间间歇5天,点夯与满夯之间间歇5天。(7)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250kpa.,变形模量不小于9.5MPa。(8)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夯坑过深拔锤困难,或夯坑周围土隆起过大,可采用多遍少击方法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9)建议夯锤直径2米-2.5米,夯锤质量不能小于10吨,并不宜大于20吨。2、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不大于50mm。3、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不大于150mm。4、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5、如果回填厚度大于6米(虚填厚度),需进行分层强夯处理。一层强夯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层回填。6、要求地基处理的有效影响深度≥7。7、当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应采用多次翻铺晾晒风干或其它措施使回填土的含水量降到合理程度(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场地回填土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建议场地回填时土的含水量控制在44%以内 ,干密度控制在1.3g/cm3以上),使强夯达到最佳效果。

求助强夯施工方案

3,强夯施工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强夯施工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强夯施工方案 篇1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段路基主要由特殊路基处理、石方路基、路基防护、排水工程等组成。本段路基平均填土高度2.66~6.27m,K3+800~K5+900段地基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K6+222~K6+680段地基为II级湿陷性黄土。根据湿陷性黄土原地表处理方案:K3+800~K5+900段采用夯击能为600KN·m和K6+222~K6+680段采用夯击能为1000KN·m强夯处理。   二、强夯主要工程量及工期安排   (1)主要工程量   强夯总面积约65765.5m2,其中600KN·m约27460m2,800KN·m约31809.5m2,1000KN·m约6496m2。   (2)工期计划安排   工期计划安排:2XXX年5月18日~2XXX年7月10日。   三、强夯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⑴、清除表层土30cm后,平整场地,进行表层松散土碾压,修筑施工便道,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⑵、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的位置,确保安全距离及高程,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破坏。   ⑶、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施工场地边线,并在不受强夯影响的地点,设置水准基点。   (2)试验段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夯击能等参数的确定   依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段施工,对夯前、夯后的地基土采用压实度检测、静力触探、湿陷性系数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测,验证设计夯击能、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是否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有效加固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提供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方法。   (3)施工步骤   ⑴、清表并平整施工现场,当现场地基土软弱时,预先铺设砂砾石垫层50cm。   ⑵、夯锤进场后必须标定夯锤重量,根据以下公式来确定落距:   锤重(KN)×落距(m)=600KN·m   锤重(KN)×落距(m)=1000KN·m   ⑶、根据设计图纸用白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夯点按正方形布置,间距为4m,在夯区2m外布置护桩,确保第二遍夯点放样准确,并测量夯前原地表高程。   ⑷、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⑸、测量夯前锤顶高程,按由外向内、间隔跳打的原则进行夯击。   ⑹、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重新进行夯击。   ⑺、重复⑹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第一遍12击、第二遍10击)及控制标准(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cm)完成每一个夯点的夯击。   ⑻、换夯点,重复步骤⑷~⑺,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施工。   ⑼、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平整后的地表高程。   ⑽、强夯第一遍到第二遍夯点之间应不少于7天间歇时间,如果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本试验段无间歇时间,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设计规定的低能量(600KN·m和800KN·m)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下一夯击点与前一夯击点搭接长度为1/3夯锤直径,击数为2击,依次连续进行,直至满夯结束,满夯结束后测量夯后地表高程。夯点布置图如附图1:   ⑾、采用静力触探方法测定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大于150Kpa,采用环刀法测定复合地基压实度,设计要求达到93%,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检验湿陷系数是否消失。试验段取样数不少于3处,取土深度分别为50cm、100cm、150cm、200cm、250cm。   ⑿、夯击达到质量控制指标后采用平地机将地基土整平,再用大于22T   的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表面无轮迹,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强夯施工。   2、强夯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震沟等隔振减震措施。一般即有建筑20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   3、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   4、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   5、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   五、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1)夯锤重量必须标定,开夯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保证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   (3)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   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   (4)夯点的夯击次数严格按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控制,且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5)强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   ⑴、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   ⑵、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   ⑶、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外部补充填料量的记录。   2、技术指标   强夯施工完成后,通过检测路基复合地基承载力可以达到150Kpa以上,地表压实度能达到93%以上,在2.5m范围内湿陷系数均小于0.015。   六、施工质量、工期、安全及文明工地建设   1、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指挥体系和技术保证体系,以工程试验检测为主的内部监控体系,制订严格的工序管理与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2)定期召开主管工程领导、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人员参加的质量工程会议,分析工程质量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加强质量教育,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2、安全保障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进入施工区内,必须戴安全帽,机械操作工必须戴压发防护帽;非有关操作人员不准进入危险区;不准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在施工现场打闹。   3、工期保障措施   (1)人员、机械保障:按照工程需要,及时调整人员配备,机械及时保养维修,确保工程进度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保障:作好生产计划,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调整施工区段,合理安排工作面和工序交叉配合,加强现场的指挥协调,保证工序的连续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   4、文明工地建设   (1)施工现场管理做到科学化、合理化,要制作、设立各种标志、标牌,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在强夯施工区设彩旗和明显的安全警示牌。   (2)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增强文明意识,遵纪守法。   (3)遵守乡规民约,处理好与当地村民关系,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强夯施工方案 篇2   鉴于地基强夯属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如我企业中标,将在本投标方案基础上编制更为专业及实施性的专项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下面就地基强夯作一简单的`阐述。   一、参数的确定   强夯施工参数的确定依据是本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即高填方路段的土质情况和具体工程规定以确定,主要参数有:单点夯击能、最佳夯击能与夯击边数、夯击间隔时间、夯点布置及夯距。   单点夯击能:我企业计划采用锤重10-25T,落距10-25m。   最佳夯击能与夯击边数:我企业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现实施工经验,本工程施工计划夯击3~5遍,然后采用低能量搭夯。   夯击间隔时间:对砂性土,由于其透水性能好,夯击时孔隙压力消散快,可连续夯击。对粘性土,需间隔2周前后才能连续夯击。   夯点布置及夯距:夯击点可按方形或梅花形布置。第一遍的夯点间距要大,使得深层土得到加固,然后中间补插夯点。夯点通常是6-10m,夯点布置范围则宜比基础范围大H/2(其中H为加固深度)。重大工程的夯距由试夯确定。   以上参数在现实施工中应结合设计图纸和试夯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工程所需。   二、施工机具的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现实情况,拟投入2台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PC220挖机、推土机、压路机各一台、夯锤对砂性土锤底面积为3-4m2,粘性土为4-6m2,夯锤数量与起重机配套。   挖机主要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喂料和备料,推土机用于场地平整,压路机用于部分路基的碾压。配备自卸车和水泵若干个,用于土方的运输和施工现场的排水。   三、施工办法   1、测量放样:采用1台DS-3水准仪和1台J6经纬仪按施工图规定确定强夯区域及点位布置,并在强夯范围外设置坐标控制网点基桩,同时在其周围合理布置水准点作为控制高程、路基沉降的依据。   2、试夯:在重锤夯击施工前,应试夯,以确定夯锤重量、底面积和落距,以便确定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最小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   3、施工要点:   1)垫层的铺设:在推土机场地平整之后,铺设0.5~2m厚的碎石垫层,以利于夯击时场地的排水,方便机械通行,并使夯击能扩散。   2)强夯施工:当夯点定位后,在预定观测地段中埋设好测压(夯击应力、孔隙水压力)、测振(频率、振幅、波速)、测变形(土中、地面)的设备后,即可按设计规定分批、分遍施工夯击。   在点夯时,要对每一夯点的能量,夯击次数,每次夯坑沉陷量、夯击坑周围土的隆起量以及埋设测点要开展量测和记录,并注意夯击振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点夯完成后按设计规定开展满夯。   四、试验   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开展总结。同时配合业主组织专业部门开展荷载板试验,检测路基加固的效果,检验点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开展总结。同时配合业主组织专业部门开展荷载板试验,检测路基加固的效果,检验点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

强夯施工方案


文章TAG:强夯  施工  施工方案  方案  强夯施工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