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2,人工挖孔桩基施工危险点指什么

就是指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点。也称为危险源。主要有:中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高处坠物、坍塌、爆炸等等。所以人工挖孔桩的一项比较高危的施工方案。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
人工挖孔时都采用的护壁,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加厚护壁厚度,护壁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每节支护的长度。如果流沙层不厚可以直接下一个钢护筒至流沙层。具体的施工方法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总之要想办法将流沙堵住

人工挖孔桩基施工危险点指什么

3,岗位风险点有哪些

所谓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西方的法律,首先设想人都可能会犯罪,然后制定制度来严防。这种思路有可取之处。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并注重执行。凡事从坏处着手,通过努力使之向好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市政工程公司作为一家具有近3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始终是最重要的工作,而人员岗位职责的管理又是控制风险的关键。加强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对促进企业稳健经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

岗位风险点有哪些

4,电力系统危险点危险源的防范措施

必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危险点预控理论来指导日常工作,坚持每月、每周、每日的危险点预测分析制度,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上岗到位监督管理的责任心。向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交底及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坚持运用作业中危险点预控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设施。努力消除危险点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就能保障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向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扩展资料: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源
所谓危险源点,就是你所承担的工作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对人身或设备可能造成损害的地方,这样一说就简单明了了,比如说在你检修的电路有双电源用户,那么该用户的检修侧的进口刀闸是否拉开,并挂接地线,检修线路的同杆并架线路,用户自备发电机等,都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具体你说到的渠道修复,就要有防坍塌,防止物体坠落等措施,危险源点针对不同施工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你好!看书《电力安全生产许可达标与危险源辨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及安全操作规程和国家标准法规大典》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看书《电力安全生产许可达标与危险源辨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及安全操作规程和国家标准法规大典》

5,风险点划分的5个原则

1. 按风险的性质分类按风险的性质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两种。1) 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一般而言,自然风险与许多社会风险都是纯粹风险。2) 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益可能的风险。例如,股票买卖、投机交易等。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有两点区别:第一点是纯粹风险有规律性,可以用概率论的方法加以统计分析;而投机风险则无规律可循。第二点是纯粹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是社会财富或人身的净损失;而投机风险的发生显然并没有改变社会财富的总量,而是将社会财富在一定范围内与程度上进行了重新分配。2. 按风险的环境分类风险按其产生的环境不同分类,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两种。1) 静态风险。静态风险是指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导致的风险。静态风险一般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无关,在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避免的。2) 动态风险。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的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例如,人口的增加、资本的成长、技术的进步、政治体制的改革等都可能引起风险。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有四点区别:第一点是损失不同。静态风险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纯粹损失;而动态风险对于一部分个体可能有损失,但对于另一部分个体则可能获利,从社会总体上看也不一定有损失,甚至受益。第二点是影响范围不同。静态风险通常只影响到少数个体;而动态风险的影响则是比较广泛,往往会带来连锁反应。第三点是发生特点不同。静态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就是说服从概率分布;而动态风险则不具有这一特点。第四点是性质不同。静态风险一般均为纯粹风险;而动态风险包含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风险点一、 物的不安全状态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设计不良——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防护不良——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 物料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 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生物性——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素。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 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离辐射(X射线、γ离子、β离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此外线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不按规定的方法——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

6,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就是生产过程中确保什么

1.安全与安全生产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系统工程中认为,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 根据现代系统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指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管理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3.危险、危险度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 = f ( F, C )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4.危险因素、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为方便起见,对二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有害因素。 5.事故、事故隐患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中定义,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的规定,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风险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有些风险是必然要发生的,但何时发生确是不确定性的。例如,生命风险中,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这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何时死亡,在其健康时却是不可能确定的。 风险的客观性: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因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都由事物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由超过人们主观意识所存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风险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 风险的构成要素 (1)风险因素 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 根据性质不同,风险因素可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故意)、心理风险因素(过失、疏忽、无意)。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就某一事件来说,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成为风险因素。 举例:1、下冰雹路滑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2、冰雹直接击伤行人。 (3)损失 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我们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风险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三者的关系为:风险因素 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7.危险源、危险点、重大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 8.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也称职业卫生,在《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中,职业卫生是指以职工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领域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它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的系统思想,最主要的是爱德华?戴明(EdwardDeming)的PDCA(即策划、实施、评价、改进)概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共17个) 10.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起初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失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广义的本质安全是指“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也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11.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首先将本单位从主要负责人一直到岗位工人分成相应的层级;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做出规定。 二是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如安全、设备、计划、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党办、宣传、工会、团委等部门),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 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指为强企业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安全措施的统称。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13.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是指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而投入的资金,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均视为安全投入。 14.“三违”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违章指挥 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违章作业 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违反劳动纪律 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 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等。 15.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16.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安全执法检查、企业定期安全大检查、专业性安全大检查、季节性安全大检查、验收性安全大检查、班前班后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职工代表安全检查、工地巡回安全检查、工地“达标”安全检查 检查记录包括班组安全检查记录、专职安全员检查记录、项目安全值班记录 17.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 段、班组)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 育。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 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文章TAG:危险点是指  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