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生地黄作用
来源:整理 编辑:五合装修 2023-11-05 23:07:20
本文目录一览
1,生地黄作用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如清营汤;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状,
2,生地黄的作用是什么
病情分析: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意见建议:
3,生地黄的功效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如清营汤;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状,如四生丸、犀角地黄汤;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如益胃汤、玉泉散;此外,还可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至肠燥便秘,如增液汤。常用剂量为10g~30g。生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
4,生地是治什么的应该怎么吃
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如果当药物食用,可以在饭后服用,不宜空腹食用!!!
炖肉200克,你可以考虑放生地(生地和熟地区分开了)3~5克,汤里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红枣4颗,生姜2~4片。
5,生地黄和桂圆的要用价值是什么功效各是什么
生地黄
〖药理作用〗:
生地黄有一定的强心、利尿、升高血压、降低血糖等作用。生地黄的提取物能促进血液的凝固。小鼠口服生地炭,能缩短出血时间。地黄煎剂还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作用。对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中药网www.zhong-yao.net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肺经。
〖功效应用〗: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邪伤阴,舌绛烦渴,阴虚内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热毒斑疹。
〖药材用法〗: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使用禁忌〗: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桂圆
桂圆因为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而成为一味良药。桂圆的功效是滋补强体,补心安神、养血壮阳,益脾开胃,润肤美容,主治贫血、短气、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衰弱、肠风下血、脾虚泄泻、产后水肿等症。
桂圆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萄萄糖,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桂圆很有补益;妇女产后,桂圆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桂圆肉的养血之力比红枣更强,故产妇吃鸡蛋桂圆汤,对补养气血大有好处。
中医认为,桂圆是补血益心之佳果,为益脾长智的要药。鲜桂圆生食,能生津液,润五脏,凡阴虚津少、心中烦热、口燥咽干、咳嗽痰少,皆可作食疗佳品。神经衰弱、更年期妇女失眠健忘、心烦汗出,食之亦好。
桂圆肉在润气补气之中,又有补血之功,不但能补脾固气,且能保血不耗,具有甘而兼润的作用,故多作滋虚济弱、产后、病后补品,食之对人体甚有裨益。
桂圆能益气补血,增强记忆。桂圆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质等,含铁量也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实验研究发现,桂圆肉除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桂圆能降脂护心,延缓衰老桂圆肉可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与衰老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黄素蛋白——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经常食用桂圆更为有效。服法如下:
1.每晚睡前吃10个桂圆,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
2.桂圆30个取肉,红枣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
3.每晨用桂圆10枚取肉,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4.桂圆肉200克,加高梁白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临睡时饮15毫升。可恢复疲劳安神定志。
提醒:虚火偏旺者,风寒感冒、消化不良者及孕期妇女不宜食用桂圆。对于身体比较健康的女性来说,吃过多的桂圆会造成身上脸上起疙瘩、长痘。每天5到10颗就可以了。
6,生地黄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功效
生地黄生地团条分鲜干,干皱色褐鲜红黄,断面黄白干乌黑,清热凉血养阴液。[来源]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怀庆地黄Rehmania glutinesaLibosch var hueichingensis Chao et Schih及地黄R.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根及根茎。[产地] 怀庆地黄产河南,地黄产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省。[采收] 9-10月采挖后,贮砂中鲜用者称鲜生地。或洗净后略晒,并置火炕上徐徐烘焙干燥,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时,搓捻成形或小条,再晒干。[药材形性] 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肉红色,有半月形横节及芽痕,断面黄白色,有明显的纹理菊花心,气微,味甘苦。干地黄(生地) 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园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长6-12cm,直径3-6cm,细小者则稍扁而扭曲,多为长条状,表面灰黑或棕灰色,极皱宿,具浅棕色半月形的节痕,质常柔软,干则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的呈乌黑色,微有光泽,显油润,具粘性,有时呈放射状裂隙,无臭,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 [炮制] 原药清水中洗净,捞出摊开润软,切0.3-0.4cm顶头厚片或块片,晒干。称干地黄、生地、大生地。小生地 取细小而长的地黄根茎,洗净润透后切1cm厚之段而入药者,原药细小如根,称细生地,根生地,功同大生地而气味较之淡薄,宜于滋阴养血而又恐胃弱是腻滞者。鲜生地 新鲜根茎埋于泥砂中,随用随取,洗净切片入药,亦可捣汁冲服,长于清热凉血,尤能生津止渴。炒生地 干地黄片炒至微焦为度,炒后可减低寒凉滋腻之性,养血之力稍增而凉血之力减。炒生地炭 干地黄片用武火炒至外见松泡呈焦黑色时:取出略洒清水灭净火星,摊晾冷透,晒干收贮。炒炭后既能凉血,又可止血。[成分] 含梓醇、地黄素、糖类、氨基酸、维生素A样物质。[性味、归经] 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功用]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养血。用于热入营血、壮热口渴、舌红少苔;血热吐血、尿血、衄血、崩漏;阴虚血少、低热不退、消渴或月经不调;荨麻疹、皮癣风痒等症。[处方名] 鲜生地 生地 大生地 细生地 炒生地 生地炭[用法,用量] 鲜生地打碎煎服10-30克,或打汁冲服;大生地煎服10-15克。[保贮] 干足,放石灰缸甏内或其它容器中密封保存,置干燥处,防霉。鲜生地宜分层堆放在通风的黄砂中保存,以防腐烂。按:生地以河南怀庆地区所有者,油性大、皮细且有菊花心,品质最优,奉为道地药材,称怀生地。地黄之花名地黄花,其果实称地黄实,两者功似干地黄;地黄之叶称地黄叶供外用治恶疮、手足癣等。生地黄是咖啡色,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养阴生津,用于血热出血,热病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功 效】:清热 生津 滋阴,养血。 【主 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性味归经】:甘苦,凉。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苦,无毒。” 入心、肝、肾经。①李杲:、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②《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①《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②《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③《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④《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药 名】:生地黄 【拼 音】:SHENGDIHUANG 【英文名】:dried rehmannia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 鲜用者称为鲜地黄;若将地黄缓缓炽焙至约八成干入药者, 称为生地黄、干地黄.鲜地黄味甘、苦, 性寒.入心、肝、肾经. 【功 效】:清热 生津 滋阴,养血。 【主 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性味归经】:甘苦,凉。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苦,无毒。” 入心、肝、肾经。①李杲:、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②《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①《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②《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③《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④《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药物配伍】:配阿胶,清热降火;配黄柏,养阴清热;配桂枝,滋阴养血;配牛膝,滋阴补肾;配乌梅,清热养阴。 【别 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
文章TAG:
生地黄 生地 作用 生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