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什么是字画装裱装裱有何作用
来源:整理 编辑:五合装修 2024-04-09 08:40:16
1,什么是字画装裱装裱有何作用
什么是装裱? 我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装裱艺术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之一,历史悠然,技艺精湛,正是有了字画装裱艺术,我国历代书画艺术珍品才能得以装潢镶裱,珍藏永远。其主要包括对纸绢质地的书法、绘画的托裱、装潢,古旧字画的去污、揭补等等。过去有的称这些工作为“装褫”、“装潢”、“装池”、“裱褙”、“裱画”、“书画装裱”、“字画装裱”,也有的称之为“装禙裱轴”。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成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乃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
2,国画装裱方法是怎么样的
装裱国画传统的方式大体上分三个步骤:托画、镶边、覆背、装杆。一、托画:托画就是在原作(行话叫“画心”)的背部托上一张宣纸。托画前先要用口水在画中不重要的地方试下墨,看是新墨画的,还是宿墨。如果是新墨就按正常的方法来托,如果是宿墨,就采取“飞托”的方式。正常的托法是,把画心背面朝上放在台子上,先用水喷湿,让纸“伸伸腰”,然后刷上稀浆糊……,再将一张空白的宣纸粘在上面。具体的不能写得太细,否则得写一本书出来。呵呵~~画托好后要“上墙”,使之平复。干后取下,然后“裁方”。二、镶边:裁好后的画心要“养局”,然后镶边,将托好的绫(以前也有人用仿绫纸)镶在画的四周,先镶两边,再镶天地头。关于“开绫”、“托绫”就不赘言了。三、覆背:在镶好的画背面再托一层背纸,背纸也要先托好,也可以直接用夹宣代替。方法同托画。四、装天地杆:天杆为方,地杆为圆,装好后在天杆两头略向中心的地方,对称地装上“孔”将“惊燕带”穿好。地杆两头要留出装轴头的长度,稍削细一点,然后在露出的两端上涂上白乳胶,装上轴头。
3,书画装裱的技法
“三分字画,七分装裱”,书画作品必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流传和欣赏,这也使得书画装裱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工艺。装裱不仅能使新的书画“锦上添花”,而且还能修复那些年代久远,不同程度毁坏的古旧书画,使这些古旧书画“枯木逢春”,焕发出夺目的风采。
7月底的一天,从事字画装裱20多年的张潮辉师傅家领略了字画装裱——“托”、“镶”、“覆背”、“磨”、“装杆”、“上带”的整个流程。
“托”,也称小裱。“托”也就是把一层宣纸黏合到画芯或绫、锦等镶料背面,托的效果是背面的托纸与画芯或镶料黏合平整,无缝无褶,使画芯和镶料不再那么软而皱。
托的工具主要是排笔和棕刷,托的时候将画芯平铺在大、平、光滑的台面上,用排笔刷上湿的糨糊水,再在上面盖一层宣纸,用棕刷把上面那层宣纸刷平与下面一层宣纸贴合并确保不烂不褶,然后再贴到墙上自然晾干(如图)。
“镶”。托好的画芯从墙上取下来时,已经平整、清晰了,接着进行裁边,镶上渠条和镶料,整个过程是手工贴的,做的人一定要心细、手巧,镶的过程全凭目测,渠条边的粗细是否合适、均匀,全看手艺人。
“覆背”,也叫大裱。覆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再次黏合过程。同样是要翻来覆去地摆弄宣纸,不停地刷浆、黏合再用棕刷紧固刷平,然后上墙晾干。
“磨”。取下墙的字画上过浆,干了后未免会出现硬、糙,因此要把画的背面打上蜡,用一块圆滑的石头一道一道来回磨动后,画的背面就会光亮起来,然后将画摆正,就会发现画已经变得平滑,卷起来会缓慢地自然回平。最后一个步骤是装杆、上带。将磨好的字画装上天杆、地杆,系上挂绳,并绑上绛色的丝带,一幅作品就算装裱好了。
至于装裱古旧字画,则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几十道细致复杂的工序,既要保持古色,又要将古画的残缺之处补上,甚至连补上去的纸的纤维纹路也要同原画一样,要求技艺高超,如今民间掌握这种技艺的人已是凤毛麟角了。
参考:http://www.ultragiclee.com.cn/
4,字画如何装裱
准备一块比画面要大的平面(要确保平滑、干净),在上面平铺你要装裱的字画,用喷壶均衡的把水喷洒在字画表面,只需适量(作用是让其平整),接着2113把浆糊用水稀释比例大概1:2(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然后用排刷,以米字型的方向把稀释的浆糊水平涂在画面,尽量在涂抹的过程中让字画表面与桌面完全5261结合,不要留有气泡,这就是要使用米字型涂法的缘故了。然后把预先准备好的甲宣(宣纸的一种,质地比较厚),面积要求要比字画大2厘米左右的边框为宜4102,利用棕刷把甲宣压贴在字画表面,同样的不能留有气泡,但这时不能用米字型,只能从头到尾1653的方向去压贴。然后在甲宣的四条边上沾上少量的浆糊,在其中一边上夹上几张宽2、3厘米长5厘米以上的小纸条,接着把这张作品小心翼翼地取起,平压在比其大的墙上(建议是平滑内的玻璃),用报纸压在作品上面,在隔着报纸用棕刷把画压平在墙上,不要留气泡,以免晾干后会起皱。最后把报纸取下,在之前贴了小纸条的地方往里面吹气,目的是让作品不要完全贴紧墙面容,只需四边贴稳就行了,就这样等作品晾干就算完成了,大概一天后就可以把作品取下。依字画的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画心修整后~~~~ 画片。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比地头略大。 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 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 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 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来选择。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托。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刮制天杆地杆,宜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以保挺直。书画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
5,如何进行书画装裱
具和材料装裱书画需要有完备的工具和材料。工具主要包括:①工作室,要求宽畅 明亮通风。②案台,以坚实的木材做成,用朱红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③大墙或壁, 分木板墙和纸墙两种,前者适用于气候潮湿之处,后者多用于干燥之处。要求平整、光 洁。④裁刀,用于裁切纸、绢、绫、锦的材料和挖配、裁画心及修补破洞。其刀刃锋利 平直,呈马蹄形,又名马蹄刀。⑤裁板,用于裁切之垫,多以质细纹直的椴木、银杏木 或柳木为之。⑥裁尺,用于裁切画心材料时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⑦棕刷, 用树棕编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⑧排笔,由几支乃至20余 支羊毫笔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浆糊。⑨竹启子,用大毛竹制成,呈剑形,前部薄而光 滑,尖端半圆形,后部粗厚。⑩针锥,用于扎眼、转边和排毛等。 砑石,用以砑磨画背,以质细光滑的鹅卵石为之。另外还有浆油纸,水油纸等。 材料主要有:①纸,多用生宣纸,一般用作托画心,托绫绢或配覆背等。②绢,是平 纹织物,用蚕丝织成,有粗细之分。③绫,亦用蚕丝织成,并织有各种图案,多用于裱幅的 天头、地头、隔水等。④锦,丝织物,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多用作手卷包 首、册页封面、轴幅锦眉和边框等。⑤浆糊,托裱所需的粘合剂。用去掉筋麸皮的淀粉 或上好面粉打成,打浆时需放入适量明矾,以防以后虫蛀。⑥颜料,即中国画颜料,用 于染制纸、绢、绫及为破损的画心补色等。⑦胶矾水,用胶和明矾及水三者混合而成, 用于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纸绢质地。⑧轴头,用在挂轴式和手卷式的装裱中。前者多用紫 檀木、红木、花梨、瓷、象牙、角、金属等制成,呈蘑菇头等形状;安装在地杆的两端, 既起到装饰作用,又便于画卷悬挂。后者常用象牙、瓷及金属等材料为主,圆形装于卷尾 的上下两端。⑨画杆,分天杆、地杆,以杉木为主,要求平直,其中地杆要一定重量。 ⑩绳、带、别,用于捆扎别紧裱物。另外还须备有一些化学药品,加高锰酸钾、草酸、过 氧化氢、丙酮、乙醚等,用于清除霉迹、污迹等。 工艺装裱有—套完整工艺过程,操作时须按要求进行。其过程首先是材料的托和染, 包括:①托绫、绢,将绫绢正面合案铺平,用排笔蘸清水将其刷透,后用干毛巾将水份 吸干,使绫绢紧绷案面,平直无皱,再刷浆糊,后将卷好的纸对齐绫绢,边展托纸,边 用浆刷刷实,完后再以棕刷排实,揭去,晾在墙上。另外还可将颜料放入浆糊中调匀, 刷至绫绢,上纸,晾干,即连托带染色,称浑托。②托镶料纸、裱背纸,大多托3层。先 将第1层纸铺开,用稀浆水将纸刷平刷匀,加托第2层,对齐边口,展纸,刷实。再用浆 水加托第3层,步骤同上。3层托好后,再用棕刷刷一遍,晾干。③染材料,将颜料及胶 用水浸泡化开,把所染纸绢绫反扣在画案上,往上刷颜色水,要均匀,先刷托纸,后刷 纸绢绫的正面。后上墙晾干。接着托裱画心包括:①湿托法,用于不掉色的画心。把裁 方的画心反铺于画案,润潮展平,上浆水,沿画心四边刷上局条,后把托纸刷上,再用棕 刷由上而下刷住托纸。②平托法,用于易扩散或掉色的画心。其法是托纸上刷浆水,画 心覆其上。有飞托、覆托之分。再进行镶覆和砑装,包括:①镶覆,将托好的画心裁去 多余的局条,再在画心四周镶覆上所需要的圈档、上下隔水、天地头、惊燕,绫小边或 通天小边等各种材料,然后在其背面刷浆水,粘上覆背纸即可。②砑装,砑,即对覆背 后的裱件用砑石砑磨,使之光洁柔软。装则指在裱好的画幅上,装配天地杆、轴头、在 杆上钻,穿绳,以便悬挂等,至此装裱工作全部结束。 形式亦称品式。主要有:①条幅,因是垂直悬挂,又称挂轴,或轴。自上而下包括天 杆、天头、惊燕、上隔水、圈档、画心、下隔水、地头、地杆、轴头等,一般为天头大、 地头小。②长卷,也叫手卷,简称卷。由天头、副隔水、前隔水、绢边、引首、画心、后 隔水、题跋纸心、拖尾等组成。③册页,首尾相连、折叠而成,其形式类似画册,每页一 幅画,或一画一跋,首尾为硬面包锦,内有边、画心、分心等。册页有多种样式,其中 左右翻折,向右开版的称蝴蝶装,上下翻折,向上开版的为推蓬装等。另外装裱 幅式还有屏条、对联、横披等
6,怎么裱字画
共分为六个步骤:1. 首先,刷书画上升背面粘贴好,粘贴再贴一层纸,棕色的刷子刷整平,注意必须是缓慢的,应该从头部有点平板纸的背面刷书画(比书画纸,老因为安装图片得平整平板上的墙或额外的边缘刷点粘贴),框架层根据需要。上墙的方法是一样的,除了额外的边缘粘贴,其余的水是最好的(粘贴不容易拿下,边缘可以用刀切)墙上的画是光滑的,干不起飞,切断,安装框架,卷卷的。根据书法和绘画的大小、形状和内容,它们被装入图片、横幅、手卷和相册页中。2. 图片。有水平和垂直的图片。水平框式,上下两栏大小相同,两栏要比上下两栏的宽。垂直的两个侧面是一样的,头部略大于地面。3. 横幅。垂直中心可以安装成一种颜色,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条纹。天地间的头、壶环、隔断多少合适,应视画的中心大小而定。水平画的中心通常被安装在一个水平或“宣传和安装”。安装类型不是通常与绫边缘镶嵌,镶嵌着上下边界,天上的头和古代青铜丝,和天空的顶端上有两个相同的材料的“丝带”分裂物质,也被称为“震惊燕子带”。它被称为“水平月球杆”,连接在两端的两极。4. 手稿。长而窄的横幅中心,可以安装在一个大的面板,小的面板或边缘滚动。线圈式结构复杂,各部件的安装材料按一定尺寸规格进行切割,使画面美观和谐。安装手摇,注意缝隙接缝,避免头、图的中心、尾缝成一条线。第一次,你应该选择旧的金纸或藏经纸。包守一用旧锦、手摇镐和轴头多用途石雕玉石。5. 一般来说,少量的画心可以被安装到一个打开的页面或遮篷页。开始页的心在右边,铭文在左边。树冠的相册页面的中心是在底部,这首诗被安装在顶部,天空和地面是一样的大小,柱子的宽度和分散的一样。装裱纸页镶有罗纹纸,干净美观。相册可以用挂毯或丝质挂毯制作,也可以用楠木或桃花心木制作。6. 挂画用的丝质斜纹必须着色。颜色应该根据图片的颜色来选择。绫子的图案更大。用于宣传和装裱的小铜边用丝绸染色。绫腊米斜纹用米纸夹染色,以适应芯厚。纸张用于安装和喷涂。建议使用回形针和锦联暑期纸配套系统。也有必要使纸张相互连接。贴以膏、稀为宜画平,古人说“以膏如水”。刮竿、干松木或杉木应保持直立。书画珍品,用檀香木或樟木刮漆棒可避虫。拓展资料:1.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2. 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来自百度百科)3. 字画装裱介绍首先要选购排笔和棕刷等工具,这是书画装裱必备物品(排笔选用24管为好,棕刷刚买来要用碱水浸泡一下);然后之作浆糊。手工制作的浆糊要选用无筋面粉,首先在锅中放入清水煮沸,然后在放入面粉煮开,一边煮一边搅拌,装裱使用的面糊要注意粘稠度,半流质的为最佳。在字画心背面喷水后刷上浆糊,之后再敷上一层生宣纸,托心的生宣纸有单宣、重单宣和夹宣等,要根据字画心纸张的厚度来选择不同的托心宣纸。托好的字画心必须上墙拧干,一边上墙一边用棕刷崩平,五六天后干了以后使用竹起子把子画心起下来。根据字画心的骨骼要裁好镶嵌上去的材料,要根据画心的色调来选择,这时候用的浆糊要稍微稠一点。镶嵌好的字画心在后面要贴上覆背纸,之后再上墙拧干,用串口纸将天地杆包紧,在接口处打上稠浆糊,然后在拴上挂绳。装裱好的字画如图:拓展资料字画装裱,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书画装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两端还系有飘带。南北朝时书画装裱多赤轴青纸,著名裱工有范晔、徐爱、巢尚之等人。书法家虞龢还著有装裱著作。至唐代始用织锦装书画,格调堂皇,高手辈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 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彩。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字画装裱共分为六个步骤:一、首先,将字画背面刷上调好的浆糊,再浆糊上再贴一层宣纸,用棕刷将其刷平 整,注意一定要慢,应该从一头一点点的将宣纸刷平在字画的背面(宣纸要比字画稍大点,因为裱好的画要上墙或弄再平整的平板上,多出来的边要刷点浆糊),裱几层根据自己需要。上墙时方法跟上面一样,除了多出来的边是浆糊,其余的用水最好(用浆糊不好取下来,边上的因为是多的可以用刀切),这样将画平整的弄上墙,干了就没有取下,裁齐了,该装框装框,该卷轴做卷轴。依字画的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二、画片。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比地头略大。 三、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 四、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 五、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 六、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来选择。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托。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刮制天杆地杆,宜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以保挺直。书画珍品,用他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准备一块比画面要大的平面(要确保平滑、干净),在上面平铺你要装裱的字画,用喷壶均衡的把水喷洒在字画表面,只需适量(作用是让其平整),接着把浆糊用水稀释比例大概1:2(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然后用排刷,以米字型的方向把稀释的浆糊水平涂在画面,尽量在涂抹的过程中让字画表面与桌面完全结合,不要留有气泡,这就是要使用米字型涂法的缘故了。然后把预先准备好的甲宣(宣纸的一种,质地比较厚),面积要求要比字画大2厘米左右的边框为宜,利用棕刷把甲宣压贴在字画表面,同样的不能留有气泡,但这时不能用米字型,只能从头到尾的方向去压贴。然后在甲宣的四条边上沾上少量的浆糊,在其中一边上夹上几张宽2、3厘米长5厘米以上的小纸条,接着把这张作品小心翼翼地取起,平压在比其大的墙上(建议是平滑的玻璃),用报纸压在作品上面,在隔着报纸用棕刷把画压平在墙上,不要留气泡,以免晾干后会起皱。最后把报纸取下,在之前贴了小纸条的地方往里面吹气,目的是让作品不要完全贴紧墙面,只需四边贴稳就行了,就这样等作品晾干就算完成了,大概一天后就可以把作品取下。
文章TAG:
书画 书画装裱 什么 字画装裱 书画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