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与外径千分尺差不多。也是25mm一个规格,使用时将尺直接放入孔中,然后旋长,让尺两端顶到内壁,看尺寸。

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2,内径千分尺怎么使用

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如下:1、依被测物孔径大小,去选择适当之内径千分尺。2、将内径千分尺测试头放入被测物孔内,放入时被测物须放平,内径千分尺应正直。3、测试时,左手三手指拿着内径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圆棒,右手旋转内径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转钮。4、当测试头测量面与被测物孔内轻微接触时,右手转动旋钮使其放出3~5声轻响。扩展资料: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径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怎么使用

3,测内径尺寸用什么量具

尺子
千分表
量底部就行
内径千分尺 游标卡尺
卡尺

测内径尺寸用什么量具

4,内径千分尺怎样使用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扩展资料1、结构及原理内径千分尺是根据螺旋付传动原理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主要由微分头、测量触头和各种接长杆组成。成套的内径千分尺配有调整量具,用于校对微分头零位。微分头结构:主要有测头、锁紧螺钉、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微螺杆等组成,示值范围一般有:13mm, 25mm,50mm,测量下限50mm,75mm,100mm,150mm等,分度值为0.01毫米。接长杆结构:测量头、芯杆等。测量触头:调整量具(卡板)2、内径千分尺用途:适用于机械加工中测量IT10或低于IT10级工件的孔径、槽宽及两端面距离等内尺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径千分尺

5,什么是内径尺

内径尺材料:多为塑料、不锈钢制成。 用途:用于孔径、 内径、 间隙的测量. 特点:读数快,用法简单,较精确,价格低廉. 精度:达到±0.05mm。 用法:将尺子从尖头卡入被测物,并适当卡紧,然后根据物体边缘所对的刻度读数。 又名孔尺。

6,内径千分尺的使用和读法

内径千分尺测量,有5~25mm,25~50mm,50~75mm……千分尺上旋转一圈是0.5mm,测量的时候看上面的刻度读数。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如图2.4-2读数为8.384毫米,图2.4-3读数为7.923毫米。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图2.4-4甲所示。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如图2.4-4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3毫米;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如图2.4-4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5毫米。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7,内径千分尺怎么用

使用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 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 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 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内径千分尺 1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 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2 误差分析 内径尺直接测量误差包括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和一般测量所具有的示值误差,读数瞄准误差、接触误差和测长机的对零误差。影响内径尺测量误差,主要因素为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

文章TAG:内径  内径千分尺  千分尺  使用  内径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