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簸箕板的做法

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形簸箕内(现大多数人用的是长方形的铁板),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再入锅用猛火蒸。约五分钟后将蒸熟的薄薄一层米浆揭下,把炒熟的肉丝、韭菜、豆芽、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放入,卷成筒状,与油条相似。簸箕粄细嫩可口,多食不腻。

簸箕板的做法

2,簸箕板好吃吗

好吃
就那样吧..
那是 怎么会不好吃啊 你可以去试一下北 哼 不过我觉是还是我家的好吃 嘿嘿 哈哈 什么时候有机会我做给你吃哈
还好吧..
恩··很好吃··吃多了不好
挺好吃的

簸箕板好吃吗

3,簸箕板的营养价值

在闽西地区,一盘簸箕粄加一盅炖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美味而不腻,成为客家老百姓最佳的早餐。武平的普通人家在逢年过节或粮食丰收或有客人的时候都会做簸箕粄,以表达对大地的感恩,以及客家人的好客。*****************************************************************上杭人把簸箕粄也叫带子粄,以官庄乡带子粄有名。所以又叫官庄带子粄。

簸箕板的营养价值

4,簸箕板的地方特色

在闽西,我到连城县,连城人把簸箕叫“捆”,说是连城的名小吃;到上杭县,上杭人把簸箕叫“卷筒米”,也说是上杭的名小吃。但当我说要去武平吃簸箕,两地的朋友们便都不言语了,足见武平的簸箕又是多么地受推崇。同许多地方一样,武平的簸箕只开早市做早点供应,过了上午10点便收市了。正因为武平有那么多家卖簸箕的小店,营业时间又集中限时,于是,在清晨,人们便成群结队地赶去围住那热气腾腾的小店,或堂吃、或买回家去当早点。于是,便以小店为中心,组成了一道武平特有的晨景,这大概是宁静的小城最为热闹的一刻,别具一种古朴的风情。在武平桃溪镇,几乎找不到一户人家不会做簸箕粄的。桃溪的簸箕粄以粄皮有韧劲而闻名,县城地区则菜馅比较可口。

5,簸箕板做法详细

1)先将米泡一个晚上 2)把泡好的米磨成浆(米浆不可太浓) 3)把米浆平铺在簸箕上,放锅上蒸三分钟 4)待米皮凉后撕下,包上馅就成了
1. 先将面粉用水和好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面皮,再用刀切成小丁,撒上补面,然后用手将小丁搓成豆粒大小,放入筐内,筛出面粉。 2. 勺内添鸡汤,加入海参丁、兰片丁等配料和盐、味精等佐料,待开锅后将面疙瘩倒入勺内。最后放人菠菜、味精,出勺时加少许香油即可。   核桃酪汤圆 原料:干核桃仁 150 克,江米 50 克,江米面 150 克,麻仁 100 克,小枣 50 克,面粉、桂花少许。 做法: 1. 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许,再加开水少许拌匀,放在案上,用刀拍成 1.5 分厚片,改切 1.5 分见方的丁,即咸汤元馅。 2. 将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汤元馅放在漏勺里,用凉水浸过,倒入簸箕内,用双手摇动,使汤元馅沾满江米面,连续三次,即成汤元。下入锅内煮 10 分钟左右,漂起即熟。 3. 核桃仁用开水冲两次,剥去外皮剁碎,小枣洗净,用凉水浸泡 12 小时。 4. 把江米、桃仁、小枣肉放人碗中,加清水 4 两拌匀,用小磨磨一遍,成为细浆。 5. 净勺放开水一斤半,下入白糖,上火见开,撇去浮沫,迅速将桃仁浆下入,搅匀咸粥状,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汤元捞入即成。   拔丝小汤圆 原料:糯米粉 300 克,绵白糖 300 克,猪板油 25 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 50 克,熟面 50 克,花生油 750 克 ( 实耗 100 克 ) 。 做法: 1. 将青红丝切碎与猪油、白糖 150 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馅。 2. 将和好的馅砸成三毫米厚的片,切成三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反复三次即成生汤圆。 3. 在炒勺中倒入花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 4. 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搪 150 克,炒至金黄色时下入汤圆,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 鸽蛋汤圆 原料:压干的新鲜水磨粉 2500 克,白砂糖 1000 克,芝麻粉 100 克,薄荷香精、糖挂花少许。 做法: 1. 白砂糖 1000 克加水 250 克,用中火熬制约 15 分钟,见拔丝后立即离火,趁热将三分之一糖浆倒入铁板上,用刮板、菜刀将糖浆来回搅拌,然后将铁板上的糖浆围成一个坑,再倒人三分之一,仍旧用刮板、菜刀将糖桨搅拌,待剩余的糖浆全部倒入后,加入香精、薄荷、桂花。把配好而且凝固的糖馅,用手使劲捏搓成长条,再切成豆粒大小的糖粒,待用。 2. 取水磨粉 500 克左右,加少量水,揉和拍成饼,加入锅内煮熟,捞出浸在凉水中,冷却后揉进粉团内,揉至不粘手为止,用湿布盖上备用。 3. 取粉坯一块 ( 约 10 克重 ) ,用大拇指按一个坑,放入馅心,包拢,搓成圆长形。 4. 待水煮沸后,将圆子入锅,用勺子搅动,等圆子浮上水面后,再煮 20 分钟,见圆子表皮成深玉色并有光泽时,即可捞出,倒进已备好的冷水中,让其迅速冷却。再将圆子捞出控干水分,放在碾碎的芝麻粉中,将每个圆子的底部滚上芝麻粉,四只一排、八只一组,放在光纸或粽叶上即成。   酒锅汤圆 原料:糯米粉 2500 克,白糖 1000 克,熟面粉 150 克,猪油 50 克,核桃仁 15 克,花生仁 25 克,芝麻 25 克,瓜条 25 克,青红丝、挂花酱、香精少许。 做法: 1. 将白糖 500 克加熟面 100 克,加青红丝、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酱、猪油、香精等,另外用 50 克面粉打成浆糊,倒在一起搓成馅,拍紧成块,再切成小方丁。 2. 在箩筐内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进水浸一下,放在箩筐内的糯米面上,用手摇动,使糯米面挂在剩馅上,连续多次,摇成玻璃球大小的汤圆。 3. 待锅内清水烧开后,将汤圆下锅,汤圆浮起时,加入白糖,连汤一起倒入已备好烧酒的酒锅内,将酒锅端于桌上,再将锅内酒点燃。   脂油汤圆 原料:糯米 1500 克,白糖 500 克,板油 150 克,青梅、桃仁各 50 克,芝麻、桂花各 25 克。 做法: 1. 糯采用水浸泡 4 小时,捞出换水,磨成吊浆。 2. 板油、白糖按脂油馅制法,做好后与炒熟的芝麻粉、剁碎的青梅、柱花等配料,拌合成馅。 3. 用水将三分之一的吊浆煮熟,放入冷水,浸泡后,用三分之二的生吊浆与熟吊浆和成粉圆,将粉团搓成长条,按量揪剂。再把剂子捏咸小酒杯形,包馅收口,捏成汤圆。 4. 待水煮沸时,将汤圆下锅,汤圆浮上后即可捞出。   赖汤圆 原料:糯米 1000 克,大米 250 克,白糖 300 克,猪油 150 克,面粉 50 克,芝麻 30 克。 做法: 1. 将磨好的米浆装入细布袋内压干水分即成汤圆粉子。将汤圆粉子用手搓揉至软硬适度不粘手。 2. 每 500 克白糖配 100 一 125 克面粉。用白糖加熟芝麻和面粉,用筛子筛匀,加化猪油,用手搓匀,再用擀面杖擀成饼状,用刀切成方块,大小随意。 3. 用手取粉子一块,在手中搓圆后,在案板上压平,再把馅放在粉子当中,包严即成。 4. 煮汤圆时,须不使锅内开水翻滚,免得将汤圆煮烂。待汤圆浮出水面,再翻滚一、二次,用手按时有弹性即可捞出。
做寿丝的比较一样
与做寿丝的方法差不多
簸箕饭又名“卷饭”,是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用圆形簸箕将其定形成薄米饼后蒸熟。把炒熟的肉丝、韭菜、豆芽、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放入米饼,卷成筒状,与油条相似。
有这样的饭吗,好像没说过

文章TAG:做法  簸箕板  簸箕板的做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