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多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以及自汗盗汗等证。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2,白芍是管什么的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称白花芍药。其根可入药。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植。  枝、叶有毒质,制成粉剂可防治农业害虫。根毒性猛烈,据标本上记载可以毒杀虎及其他野兽。  功效与作用: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白芍是管什么的

3,中草药芍药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芍药,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犁食。属毛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 芍药原产我国北部和西伯利亚,性耐寒冷,喜爱冷凉气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公认的花中之相,与花中之王牡丹齐名。 芍药的肉质块根为重要中药材,白芍更为名贵,有镇痛解热等功效。野生芍药根为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 http://book.ysjy.net/redianweuxue/zhiwsj/zhiwushijie031.htm

中草药芍药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4,芍药被称为花中什么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分枝黑褐色。茎高40-70厘米,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花瓣9-13,倒卵形,花瓣各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花丝长0.7-1.2厘米,黄色。蓇葖长2.5-3厘米,直径1.2-1.5厘米,顶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8月。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安徽、山东、浙江等省及各城市公园也有栽培。在中国东北生长于海拔480-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它各省生长于海拔1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扩展资料供盆栽的要选择株型较矮、适应性强、花色鲜艳的重瓣或半重瓣品种。供采收鲜切花的除选花大、瓣多、色艳、型美、花期长外,还要求梗高而硬、根系发达、分枝力强、生长旺盛的品种。选地与药用栽培相同。整地时施入腐熟堆肥、栏肥等3000千克。栽植前用1%氯化苦或甲醛进行土壤消毒。盆栽可选用口径25-30厘米、深20-25厘米瓦盆。对培养土要求疏松、肥沃、易排水。
芍药,称为花中宰相,有疏肝解郁、敛阴止汗的作用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
花王----牡丹花相----芍药花后――月季花中隐士――菊花凌波仙子――水仙花魁――梅花花中月老――桂花花中君子―― 荷花岁寒三友 松、竹、梅 蔷薇三姊妹 月季、玫瑰、蔷薇 三大高山花卉 杜鹃、报春、龙胆 海 棠 四 品 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 庭园名花八品 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翠竹、芭蕉、梅花、兰花(此八品谐音为:玉堂富贵,竹报平安。)

5,芍药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1,观赏用:芍药为我国传统名花,花朵硕大,花色艳丽多样,品种丰富,有“花相”、“花仙”美称,常用于庭院、公园、花坛、花径等处栽培观赏,也有芍药专类园,亦为重要切花材料。2,药用:根可药用,为养血调经、柔肝止痛药,具有收敛、缓解肌肉紧张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带下、胸胁刺痛、痢疾腹痛、肝旺头痛等症,并有利尿、舒肝、正胎效能。(请遵医嘱)3,文化价值:芍药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悠久,芍药文化底蕴厚重,古今书画、诗歌、典故、传说颇多,文化价值尚高。4,其他用途:种子可榨油,含油量21.01%,供制肥皂和作涂料用;根含淀粉19.48%,为制牙膏的原料;叶含鞣质19.82%,可提制栲胶;根可作农药,能杀伤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白花芍药花白色,产于西藏南部。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新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勺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一般说的芍药是指白芍,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功效。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一般说的芍药是指白芍,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功效。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芍药有赤、白两类。“赤芍药散邪”,故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白芍药益脾”,帮育养血剑阴,柔肝止痛。芍药是妇科的常用药物。其主治: 1、腹中虚痛。 2、骨痛。3、脚气肿痛。4、消渴。5、鼻血不止。6、鼻血、咯血。 7、崩中下血(小腹痛)。8、月经不停。9、赤白带长期不愈。10、刀伤。11、木舌肿满。12、鱼骨鲠喉。

6,关于芍药花的资料

芍药花  学名:Paenoia albiflora  英名:Common Peony别名:没骨花、婪尾春、将离、殿春花   科名:芍药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粉、玫瑰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   繁栽要点:繁殖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多,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各地栽培渐多,品种达20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陈师道均谱写过生动的、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适于作切花。室温18摄氏度-28摄氏度条件下,水养可维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时切取,置5摄氏度条件下,可保持30天,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药。   芍药,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与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芍药的花语是什么?  芍药花 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药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文章TAG:芍药的作用和功效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