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梧桐叶是什么意思

梧桐叶,中药名。为梧桐科梧桐属植zhidao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L.f.)Marsili 的叶。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回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答伤,痈疮肿毒,痔疮,小儿疳积,泻痢,高血压病。
一种树叶
梧桐树的叶子?
就是梧桐树的叶子啊

梧桐叶是什么意思

2,梧桐叶子长什么样子

和大很大的,比荷叶小一点
梧桐叶,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梧桐叶

梧桐叶子长什么样子

3,谁有关于梧桐叶的资料啊

别  名:八角梧桐、臭牡丹。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降血压。用于风湿痹痛、高血压。用量6—9g。 性  味:性平,味甘、苦。 化学成分:含海常山苦素(clerodendrin)、刺槐素—7—二葡萄糖醛酸甙(acacetin-7-di-glucuronide)、消旋肌醇、海州常山素A、B。 生 长 地:生于山坡、路旁、村边。主产江苏、浙江。 来  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的叶。 植物形态:灌木。花和叶揉碎有臭气;幼枝和叶柄有黄褐色短柔毛,枝内髓部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叶片阔卵形、卵形、三角状卵形、卵状椭圆形,长5—16cm,宽3-14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阔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2—8cm。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紫红色,5裂几达基部;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柱不超出雄蕊。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紫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路旁、村边。主产江苏、浙江。 采  制:夏季结果前采摘,晒干。

谁有关于梧桐叶的资料啊

4,梧桐树叶能治什么病

梧桐叶,梧桐树的叶子,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归心、脾经,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风湿疼痛,咳血,哮喘痈疽疮肿,痔疮出血等。 ①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哮喘:梧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发背欲死:梧桐子叶,鏊上煿成灰,绢罗,蜜调敷之,干即易之。(《补缺肘后方》)   ③治背痈: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并用醋浸,整叶敷贴患部。(《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痔疮:梧桐叶七张,硫黄五分。以水、醋各半煎汤,先熏后洗。(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⑤治臁疮: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再用米汤或开水冲泡,全叶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刀伤出血:梧桐叶研成细末,外敷伤口。(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⑦治泄泻不止:梧桐叶不拘多少,用水煎十数沸,只浴两足后跟,其泻即止。若浴之近上,大便反闭。(《内经拾遗方论》梧桐濯足汤)
1、梧桐树叶代表 无以言表 2、感人的法国梧桐的爱情如果你是你最爱的法国梧桐的一片叶子那么我希望自己有幸做一棵被你紧紧抓住的法国梧桐永远的伴随你直到我体内营养干枯直到你将我放弃不过我会乐观一些我会认为你是担心自己会把我仅存在冬天使用的的能量耗干而坠落我只能这样认为因为你收回抓住我的手时我的冬天将真的来临……girl版如果你是我最爱的法国梧桐那么我甘愿只做你枝上的一片叶子永远的伴随你直到我枯黄变老直到你将我抛弃不过我会乐观一些我会认为你是担心我被严冬撕碎而将我坠落我只能这样认为因为你放开我的手时我的冬天将真的来临……
梧桐叶,梧桐树的叶子,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归心、脾经,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风湿疼痛,咳血,哮喘痈疽疮肿,痔疮出血等。 梧桐叶可以治的病①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哮喘:梧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②治发背欲死:梧桐子叶,鏊上煿成灰,绢罗,蜜调敷之,干即易之。③治背痈: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并用醋浸,整叶敷贴患部。④治痔疮:梧桐叶七张,硫黄五分。以水、醋各半煎汤,先熏后洗。⑤治臁疮: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再用米汤或开水冲泡,全叶敷患处,日换两次。⑥治刀伤出血:梧桐叶研成细末,外敷伤口。⑦治泄泻不止:梧桐叶不拘多少,用水煎十数沸,只浴两足后跟,其泻即止。若浴之近上,大便反闭。

5,关于梧桐叶的资料

梧桐叶:  一种中草药物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叶。  【化学成分】含甜菜碱、胆碱、β-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卅一烷及芸香甙0.15%。  【药理作用】叶浸膏(先用水煎,再以醇处理而得)对麻醉狗及猫静脉注射0.25~0.5克/公斤,能引起血压下降,持续15分钟至1小时。其降压原理据初步分析,与扩张末梢血管(兔耳灌流呈轻度扩张)有关;降压同时心率亦减慢(22.3%)。对小鼠有显著的镇静作用(0.5克/公斤腹腔注射,可降低其自由活动)。毒性很小,灌胃6克/只不致引起死亡;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3克/公斤。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疼痛、麻木,痈疮肿毒,痔疮,臁疮,创伤出血,高血压病。  ①《中国树木分类学》:"煮汁可熏治白带。"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祛痰,除风湿,治麻木。外用止刀伤出血。"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痈疮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鲜叶敷贴,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哮喘:梧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发背欲死:梧桐子叶,鏊上煿成灰,绢罗,蜜调敷之,干即易之。(《补缺肘后方》)  ③治背痈: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并用醋浸,整叶敷贴患部。(《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痔疮:梧桐叶七张,硫黄五分。以水、醋各半煎汤,先熏后洗。(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⑤治臁疮: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再用米汤或开水冲泡,全叶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刀伤出血:梧桐叶研成细末,外敷伤口。(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⑦治泄泻不止:梧桐叶不拘多少,用水煎十数沸,只浴两足后跟,其泻即止。若浴之近上,大便反闭。(《内经拾遗方论》梧桐濯足汤)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观察Ⅰ、Ⅱ期高血压患者80例,52例口服梧桐叶糖浆,每次10毫升(含干生药2克),每日3次;28例除口服外,并加用梧桐叶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2毫升(含黄酮甙20毫克)。经治2个月,显效(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者)23例,好转(舒张压下降10~20毫米汞柱之间)37例,无效(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下者)20例。治疗前后曾对60例病人进行血清胆甾醇检查对照,治前血清胆甾醇平均值为249.5毫克%,治后为175.9毫克%,平均每例下降73.6毫克%。在60例中有57例治后显著下降(50毫克%以上)者41例,占72%。治程初期可见恶心、胃不适、腹痛、腹胀等消化道反应。另曾以梧桐叶片剂(干浸膏粉压片,每片相当干生药2克。日服3次,每次3~4片)治疗观察高血压及降低血清胆甾醇100例,服药2月后,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6%,其中显效率10%;血清胆甾醇的下降率为80%(其中下降21毫克%以上的占69%,下降50毫克%以上的占31%)。临床观察到,部分女性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服药后有较明显之利尿作用,且月经增多,体重减轻,但血清胆甾醇下降不明显,部分反而升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章TAG:梧桐  梧桐叶  是什么  什么  梧桐叶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