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祈年殿,北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是个底部直径242米的圆形大殿 它的占地面积大
来源:整理 编辑:去装修 2023-06-16 06:28:53
本文目录一览
1,北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是个底部直径242米的圆形大殿 它的占地面积大
2,天坛祈年殿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天坛祈年殿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坛祈年殿,百度百科—天坛
3,祈年殿在天坛哪个门
4,关于中国天坛祈年殿的资料
祈年殿 祈年殿(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彩绘金碧辉煌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5,北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是个底部直径242米的圆形大殿它的占地 面积
24.2÷2=12.1(m) S=π×12.12≈459.73(m2)12.1*12.1*π=146.41π≈459.947015约等于459.727424.2÷2=12.1(m) S=π×12.12≈459.73(m2)
6,北京名胜古迹天坛祈年殿建于明朝在明清两代天坛有何作用百度知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神坛,天坛的总面积比故宫还要大4倍。 天坛在故宫东南,自成一条中轴线的建筑体系,南端的围墙呈方形,北端的围墙呈半圆形,象征了「天圆地方」,这是中国古代的天地观。中轴线上的圆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等三大建筑,是天坛建筑群的核心。 祈年殿是天坛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它是一座有鎏金宝顶、三层重檐的圆形大殿;宝蓝色的琉璃瓦顶,象征著天色。它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建在高约4米的基座上;坛分三层,周围护以汉白玉石栏。 祈年殿是皇帝祭天时杀牲焚香,祈求天帝赐天下风调雨顺的大殿,其地位最为崇高,因此在建造上极尽奇巧,成为中国木构建筑中的不朽杰作。 自然崇拜与上帝崇拜 中国在道教、佛教、 *** 及基督教等宗教产生、传入之前,早已存在着一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有二:一是由自然崇拜发展而来的上帝崇拜;一是由鬼魂崇拜演变产生的祖先崇拜。 原始时代,大自然对人类的生活影响极大,因此,大自然很早就成为人类的崇拜对象。在这些自然崇拜的对象当中,日、雨、土地及主要粮食作物「稷」,因直接关联人们的生存而最受重视。 (一)对日的崇拜:对太阳的崇拜向为世界各国古人所重视,中国亦不例外。在仰韶等考古文化遗址所出土的陶器上,往往可以见到太阳的纹饰;从商代的甲骨文中,也可知道当时人们对日神有朝迎夕送的宗教仪式。周代以来,位阶更高的神祇-天或天帝已被塑造出来,日神变为天体诸神之一,因此对日神的崇拜就较为衰减。 (二)对雨的崇拜:在中国古代各有关气象的神祇当中,雨神因关系到采集、狩猎和农牧等各种生产活动,而为先民所重视。商代甲骨文中,有关求雨、卜雨和祭祀雨神的记载数量极多,可以说明这个事实。然而如同对日神的崇拜一般,到了周代因相信天帝,因此雨神遂退居配祭的地位。 (三)对土地的崇拜:在原始时代,对土地神崇拜是把它当作自然神崇拜。到了商代,乃将土地神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面统一祭祀。于是,土地神成为管辖一个地域的抽象神祇。这种地域化的土地神崇拜,到了周代,进一步分级,天子立大社,祭畿内地神;诸侯立国社,祭一国地神;大夫以下,祭所居地之地神。春秋战国以后,社祭又有发展,社会各个阶层都有社祭,并且社神的神性也更加社会化,变成与许多社会事务有关的神祇。 (四)对稷神的崇拜:据考古发现及现存史料加以推测,中国古代首先被人们栽培的旱地植物是稷,因而它可能也是中国北方人民最早神化的谷类植物。其时人们对于稷神的崇拜,不是对个别植物神的自然崇拜,而是对掌管农作物生长的神祇-后稷或神农的崇拜。另外,当时人们知道作物丰收的原因,除作物本身外,土地也很重要,所以稷神通常是与社神合并祭祀,合称社稷神,由于农业生产的好坏,决定国家命运,于是「社稷神」成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 早期的自然崇拜,对于天体运行、雷电风雨兴作等现象,认为有更高的神支配一切,这个最高的神-上帝,在商朝已被塑造出来。不过商代上帝的神性,尚未被当作是主动支配社会命运的中心力量来崇拜。周代以后,上帝才发展成整个社会命运的决定者,由此产生天命观念,成为后来先秦诸子思想的重要基础。 鬼魂崇拜与祖先崇拜 在早期中国宗教信仰中,与自然崇拜并存的另一种重要宗教信仰是鬼魂崇拜。当时人们认为自己亲人的鬼魂,或自己部落首领的鬼魂最能保护自己,因此鬼魂崇拜逐渐演变产生祖先崇拜。早期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纪念祖先功绩,或藉祖先崇拜来加强共同血缘观念,巩固内部团结。其后,随着家庭制度确立,除了部族的共同祖先崇拜外,又产生了每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联合的祖先崇拜,其目的在维持近亲的血缘关系,区分出人们之间的亲疏,以作为财产分享的凭借。由于祖先崇拜能巩固家族团结,又与私有财产和社会继承制度关系密切,因此对于祭祖,自天子以迄百姓无不慎重其事,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宗教仪式。 多神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保持多神宗教信仰,其所产生的影响既深且钜,其中荦荦大者有二: (一)政治指导宗教:世界各民族历史,大抵都历经神权政治或政教合一的阶段。中国自有文字纪录开始,就显示出政治指导宗教的特征。此一特征的形成,与中国从未出现一神崇拜的宗教组织有关。而之所以未出现一神崇拜,则因上帝崇拜自始即与祖先崇拜并立,且互相混合;祖先崇拜本质上就是多元的。 (二)宗教情怀不强烈:中国数千年来保持多神宗教信仰,使中国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纾解。同时又由于多神信仰,使一切诸神在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中,都可以获得一个适当的位置,因而就呈现宗教情怀不强烈,富含宗教宽容精神的特色,以致比其他民族较少发生宗教冲突。 参考: 林能士主编,〈第七章、宗教信仰〉,《中国文化史(高级中学)》,(台南市:南一书局,2006),页142-146。 祭典之用 chiculture/index?file=topic_content&old_id=30014#chiculture/30014/index 矗立在北京南城的这座伟大的建筑物,最初建造于明代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的名称是「天地坛」,也就是说,这里最初是帝王同时祭祀天地的地方。直到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又在北京城的北郊专门建立了祭祀后土之神的地坛,并将「天地坛」改名为「天坛」之后,这里就成为明清两代帝王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而斋戒礼拜的神圣场所。 天坛,顾名思义是祭天的地方。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究竟是甚么样的地位?古代中国人是从甚么时候开始,并且是在甚么地方举行祭天仪典的呢? 在儒家文化中,「天」是一个至上的存在。地上天子的权威,是上天赋予的。为了保证这种权力的绵延久远,地上天子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每年要对高高在上的皇皇上天进行祭祀、礼拜,以求得天帝的宽宥与福降。而且,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完全取决于上天的意志。历代帝王惟有在苍天上帝面前诚惶诚恐地顶礼膜拜,每日生活对自身行为的反躬自责,苍天才能降下国泰民安的恩泽。这就是古代帝王将对天的祭祀礼拜看得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天有如此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为甚么明初太祖朱元璋会将天坛和地坛布置在一起,举行天地合祀礼仪,并且专门为此建造大祀殿呢?这又引入了古代中国人另一个重要观念,尽管天具有如同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或 *** 教中的 *** 那样的至上神的地位,但不同于西方宗教的是,中国人始终持二分法思维,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两者和谐共存,才体现事物的本质,如阴阳、乾坤、损益。处于自然或超自然意识中的天与地,也被纳入这一思维。所以,古代中国人对天和地都采取了毕恭毕敬顶礼膜拜的态度。 除了天、地之外,山川河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四方鬼神,都是古代帝王礼拜祭祀的物件,因而才有了日坛、月坛,以及许多地方的山川坛、雨师坛、雷师坛、风师坛等。
7,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的建设时间
祈年殿
建於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於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裏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燔柴炉,是以绿琉璃砌筑的巨大圆形砖炉。祀天大典开始时,先置一刳净牛犊於炉上,用松枝、苇把燔烧,以迎天神,称“燔柴迎帝神”。祀典礼成,皇天上帝神案上所列一应供品和祝帛均恭运炉内焚化,皇帝也需一旁恭立、目视,称“望燎”。
文章TAG:
天坛 祈年 祈年殿 北京 天坛祈年殿 它的占地面积大
相关文章推荐
- 佛山哪里有雕刻,雕刻在哪里?佛山指路
- 涪陵哪里买家具便宜,涪陵买家具哪家便宜
- 佳能和尼康相机哪个好,佳能与尼康相机的选择:如何做出最佳决策?
- 顶品食用油怎么样,顶尖品质,品味百分百——优质食用油品牌推荐
- 福州哪里有装修公司,福州装修公司推荐
- 房子过户怎么样办理在省钱,如何省钱办理房产过户
- 电视机顶盒怎么样锁定,如何锁定电视机顶盒?
- 福州喜盈门怎么样,福州喜盈门的评价如何?
- 芬琳漆最好的是哪个系列,哪个系列的芬琳漆最为优秀?——品鉴芬琳漆高质系列
- 飞利浦剃须刀是S520怎么样,试用后告诉你,飞利浦S520剃须刀怎么样?
- 法兰是安装在哪里的,法兰通常安装在哪里?
- 电视的ip在哪里设置方法,如何设置电视IP地址?
- 钢琴黑色和柚木色选哪个好,选择钢琴的颜色:黑色或柚木色?
- 房屋抵押贷款房产证放哪里,房屋抵押贷款房产证存放位置
- 都芳玛乐内墙漆怎么样,都芳玛乐内墙漆的使用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