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发射长征 6运载火箭。这次发射意味着什么?中国第一枚固液组合运载火箭-0/6号在山西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功将重达3吨多的浦江二号卫星送入6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与此同时,一颗重100公斤的田坤2号卫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自主研制的4台捆绑火箭的分段式固体助推发动机,全部首次飞向天空,实现了我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

5、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我国航天技术目前的水平如何?

发射一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中国在70年代初发射的第一和第二颗卫星代表了中国航天活动的最初水平。然后中国的航天工作者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及其大型运载火箭,比一、二号卫星重10倍,技术更复杂。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到1992年8月9日,中国已发射1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率100%。

至于运载工具,则需要研制推力更大、制导精确的大型火箭,才能保证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长征2”是我国专门用于发射重型卫星进入近地轨道的两级运载火箭,所有返回式遥感卫星都是用它发射的。如1992年8月6日,我国第二代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运载火箭“长征2”发射。包括卫星在内长约38米,起飞质量232吨。就卫星而言,要完成对地观测任务,需要研制技术要求高的空间遥感仪器;卫星在运行中必须保持高精度姿态,按照预定程序精确工作。

6、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技术难点?

芯级用液体燃料,助推器用固体燃料,所以分段式固体发动机应用于实践。运载火箭长征 6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也是我国几代航天人不断努力的结果。研究太空实验需要突破许多障碍。能不能成功,能飞多远,能加多远的油,能跑多远,怎么保证没有伤害。中国首枚中小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征 6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浦江二号和田坤二号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长征 6变更为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以通用研发为主。随着火箭模块化设计、组合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可根据推力器的调整生产多种构型,打造覆盖范围广、梯度方向有效、性价比高的系列运载火箭产品,满足未来通信卫星聚合发射的多样化需求。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 6运载火箭提供了核心一、核心二的动力系统和一套辅助动力系统,为浦江二号卫星提供了空间推进系统。

7、 长征六号为什么叫改运载火箭?作用是什么?

由多级火箭组成的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目的是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或太空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运载火箭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枚成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是苏联用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运载火箭(见“人造地球卫星”项目1)。到80年代,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和欧洲航天局已成功研制出大、中、小运载能力的20多种火箭。

只有重1.48公斤的卫星才能送入近地轨道;最大重量2900多吨,推力33350千牛(3400吨力),可将120多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主要运载工具有大力神、德尔塔、土星、东方、宇宙、阿丽亚娜、N和长征。

8、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这有什么意义?

长征 6改进型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加了一名新成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建设,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拥有了液体动力核心、固体动力助推的“固液混合”运载火箭。具有推动科技发展的意义,可以促进科技研究,也可以为航空技术提供研究方案,有利于保证技术的完善,可以从中总结经验。长征 6运载火箭成功地进行了首次飞行。有什么意义?

长征 6改进型运载火箭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又增加了一名新的乘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基础建设,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从此出现了流体动力芯和固体驱动力驱动的“异质混合”运载火箭。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3月29日17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6号改进型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浦江二号、田坤二号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弥补了我国运载火箭异构协同运行的空白。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长征  六号  运载火箭  长征6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