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胭脂鱼的营养价值

野生胭脂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胭脂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0.39和67.02。根据氨基酸分(AA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Val;根据化学分(C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野生胭脂鱼的ΣSFA(44.23%)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31.07%),而ΣMUFA(32.07%)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49.50%)ΣPUFA的差异则不显著,分别为23.65%和23.11%。

胭脂鱼的营养价值

2,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胭脂鱼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胭脂鱼,别名食底泥鱼,鲤形目吸口鲤科胭脂鱼属动物。该类动物分布于中国长江和福建闽江。胭脂鱼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20千克,最大体重可达30千克,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胭脂鱼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胭脂鱼,别名食底泥鱼,鲤形目吸口鲤科胭脂鱼属动物。该类动物分布于中国长江和福建闽江。胭脂鱼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20千克,最大个体重可达30千克,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3,胭脂鱼科的鱼类有哪些

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生擅长中国长江水系、卵生动物,在水族箱环境中还没有过成功的繁育。其体型奇特,色采鲜明,特别幼鱼体形新颖,色采绚丽,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1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是中国独有的淡水珍稀物种。
胭脂鱼的种类有N种鱼
胭脂鱼属于亚口鱼科,亚口鱼科大多数属种散布于北美洲,现存约14属,近80种。本种是迄今所知的亚口鱼科散布于我国唯1的种。在长江上、中、下游皆有,但以上游数量为多;福建闽江亦产,目前亦属少见。

胭脂鱼科的鱼类有哪些

4,胭脂鱼是什么鱼

胭脂鱼(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鱼类。体长146毫米。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鳃膜条骨3。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胭脂鱼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分布于长江和福建闽江。背鳍Ⅲ-50~57;臀鳍Ⅲ-10~14;胸鳍Ⅰ-19;腹鳍Ⅰ-1;尾鳍Ⅴ-16-Ⅴ。侧线鳞48~53(上鳞数:10~13,下鳞数:8~10);鳃耙外行16+18,内行18+24;下咽齿50~89。体长146毫米。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体长为体高23倍,为头长40倍,为尾部长5.6倍。头稍小,侧扁,较体很低;头长为吻长2.6倍,为眼径4倍,为眼间隔宽2倍。吻钝,略突出。眼位于头侧上方,距头后端较距吻端稍近。眼间隔宽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稍前上方。口下位,马蹄形,宽大于长,后端仅达鼻孔下方。唇发达,不中断,下脣尤宽且后缘有小穗状突起。两颌无牙。鳃孔大,下端向前至多达主鳃盖骨中央下方。鳃盖膜互连,连鳃峡。鳃膜条骨3。外行鳃耙长约等于瞳孔1/2,内行很短。下咽齿侧扁,钩状。肛门邻臀鳍始点。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背鳍很发达,始于胸鳍基稍后上方;背缘斜凹,第1分支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0.6倍。臀鳍位于背鳍后段下方;第1分支鳍条最长,约等于头长。胸鳍位置很低,圆刀状;第2-3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0.8倍。腹鳍基距胸鳍基较距肛门略近;第2~3鳍条最长,约等于胸鳍,约达肛门。尾鳍深叉状,下叉常较长。体长100毫米以下小鱼全身微黑,体侧在腹鳍基前后各有一横斜红色宽纹。体稍大,横纹渐消失;体长约达一米时全身胭脂红色,而雌鱼黑紫。鳍亦红色;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 [5]

5,胭脂鱼又名为什么是一帆风顺

你看它长成三角形,像不像一条帆船呢?所以有人就给它起了个好意头的名“一帆风顺",就像有一种全身银白色,头上一个红色肉瘤的金鱼,人们叫它“红运当头"是一个道理的。
吸口鲤科 catostomidae 胭脂鱼属 myxocyprinus 鱼类下图为 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幼年胭脂鱼的体色为棕色,并长有三条深色环带。成年雄鱼与雌鱼的显著区别是雄鱼体色为胭脂红色,而雌鱼的体色是深紫色,并长有宽阔的竖条纹。胭脂鱼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有高耸的三角形背鳍,并一直延伸至臀鳍后方。其肉质嘴唇肥厚,上有小乳突,无须。胭脂鱼长有单行咽齿,呈梳子状排列。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胭脂鱼的体色会越来越深;到其晚年时,其身上的白色带状条纹的特征就会消失。胭脂鱼喜好在水体中部和底部活动,其体型奇特,尤其幼鱼体形别致,游动文静,而且会随情绪变化改变体色。

6,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等,产于长江,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其体型奇特,色彩鲜明,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一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胭脂鱼又被称为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主要栖息于中国的长江流域。胭脂鱼属于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属于观赏性的鱼类,是卵生鱼类,在水族箱环境中还没有过成功的繁育。1、外貌特征胭脂鱼的嘴巴小,嘴唇有点厚,上面和下面的嘴唇都有一点凸起。背鳍的最底部非常的长,没有硬刺,有50根以上的鳍条。下咽骨像一把镰刀,下咽齿只有一行,排列数量多而密集,最下面部分弯曲。背鳍上面没有硬刺,臀鳍短,尾柄细长,鳞片大。2、生活习性鱼苗和幼鱼的时候,它们都会在水流较缓的砾石中栖息,大部分情况在水域的上层游动,它们主要栖息于湖泊和长江的中下游,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成年之后的胭脂鱼都栖息于江河的上游水域,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3、分布范围胭脂鱼是目前为止,亚口鱼科唯一分布在中国的种群,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但是在上游却有很多,福建闽江也有,但是目前很少能够看到。4、生存现状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 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 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 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 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5、保护级别易危。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6、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有哪些?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金线鲃、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多鳞白甲鱼(多鳞铲颌鱼)。

7,胭脂鱼长什么样啊

胭脂鱼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富肉质,上唇与吻皮形成一深沟;下唇向外翻出形成一肉褶,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的乳突。无须。下咽骨呈镰刀状,下咽齿单行,数目很多,排列呈梳妆,末端呈钩状。背鳍无硬刺,基部很长,延伸至臀鳍基部后上方。臀鳍短,尾柄细长,尾鳍叉形。鳞大,侧线完全。在不同生长阶段,体形变化较大。仔鱼期当体长为1.6-2.2厘米时,体形特别细长,体长为体高的4.7倍;稍长大,在幼鱼期体高增大,体长12-28厘米时,体长为体高的2.5倍;成鱼期体长为58.4-98.0厘米时,体长约为体高的3.4倍,此时期体高增长反而减慢。其体色也随个体大小而变化。仔鱼阶段体长2.7-8.2厘米,呈深褐色,体侧各有3条黑色横条纹,背鳍、臀鳍上叶灰白色,下叶下缘灰黑色。成熟个体体侧为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胭脂鱼从仔鱼到成鱼的发育过程,其外部形态及体色的这些变化,过去文献记载相当混乱。一些学者根据大小不同的标本或另立新种,或记述新亚种,均欠稳妥。实际上我国的胭脂鱼只有一种,其它的种和亚种名称,均系此种的同物异名。胭脂鱼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富肉质,上唇与吻皮形成一深沟;下唇向外翻出形成一肉褶,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的乳突。无须。下咽骨呈镰刀状,下咽齿单行,数目很多,排列呈梳妆,末端呈钩状。背鳍无硬刺,基部很长,延伸至臀鳍基部后上方。臀鳍短,尾柄细长,尾鳍叉形。鳞大,侧线完全。在不同生长阶段,体形变化较大。仔鱼期当体长为1.6-2.2厘米时,体形特别细长,体长为体高的4.7倍;稍长大,在幼鱼期体高增大,体长12-28厘米时,体长为体高的2.5倍;成鱼期体长为58.4-98.0厘米时,体长约为体高的3.4倍,此时期体高增长反而减慢。其体色也随个体大小而变化。仔鱼阶段体长2.7-8.2厘米,呈深褐色,体侧各有3条黑色横条纹,背鳍、臀鳍上叶灰白色,下叶下缘灰黑色。成熟个体体侧为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胭脂鱼从仔鱼到成鱼的发育过程,其外部形态及体色的这些变化,过去文献记载相当混乱。一些学者根据大小不同的标本或另立新种,或记述新亚种,均欠稳妥。实际上我国的胭脂鱼只有一种,其它的种和亚种名称,均系此种的同物异名。
这得看你本身的发质,如果硬的话,比较短的碎发就可以,不过需要每天用发蜡打理。如果你的发质比较软的话就需要烫过了,用锡纸就可以烫出来,不过也需要用发蜡打理。

文章TAG:胭脂鱼  营养  营养价值  价值  胭脂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