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盥 怎么读

盥,guan 第四声 16笔 可组盥洗室
guan

盥 怎么读

2,这个盥字怎么读

一、盥的拼音:guàn二、释义:1、洗(手、脸):~洗。2、洗手洗脸用的器皿。三、字源解说:造字本义:动词,在盆子里洗手。盥,甲骨文(朝下的手)(皿,盛器),像一只手伸进水盆洗手。有的甲骨文在手的周围加“水”,明确“洗手”的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写成 ,将篆文的“皿”写成,篆文字形中的手形被淡化。古人称浸身为“浴”,洗头为“沐”,冲水为“澡”,洗手为“盥”,泡脚为“洗”。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相关组词有:盥漱、盥馈、盥耳、盥浴、盥事1、盥漱[guàn shù] 洗脸漱口:~室。2、盥馈[guàn kuì] 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3、盥耳[guàn ěr] 相传 尧 时高士 许由 闻 尧 欲以天下相让,以为污言,乃临池洗耳。见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后用为典实。4、盥浴[guàn yù] 盥洗沐浴。5、盥事[guàn shì] 古代灌祭礼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盥

这个盥字怎么读

3,盥是怎么读

盥[guàn]部首: 皿五笔: QGIL笔画: 16[释义] 1.浇水洗手,泛指洗。 2.洗手器皿。
guàn

盥是怎么读

4,盥这个字怎么读

[guàn] 部首:皿结构:上下结构笔画:16笔顺:撇、竖、横、横、竖钩、横撇/横钩、撇、点、横折、横、横、竖、横折、竖、竖、横1. 字义:浇水洗手,泛指洗。如:盥洗。盥漱。洗手器皿。如:“承姑奉盥”。出处:承姑奉盥,训子停机。——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2. 组词:盥洗室、:盥手、盥沐、盥浣、盥溉、盥涤、盥濯、盥盆、盥事、盥献、盥馈3. 造句:这个酒店提供干净的私用盥洗室和浴室设施。家里盥洗室的排水管突然堵塞了。关于盥的古文 :4.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水》5. 奉匜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6. 宣子盥而抚之。——《左传·僖公十九年》7. 盥而不荐。——《易·上观》8. 咸盥漱。——《礼记·内则》
盥[拼音]:[guàn][释义] :1.浇水洗手,泛指洗:~洗。~漱。 2.洗手器皿:“承姑奉~”。

5,这个盥字怎么读

guàn一、释义1、〈动〉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脸);盥帨(洗手后用的擦手布)2、洗涤如:盥栉(洗脸梳头;洗理);盥浣(洗涤);盥溉(洗涤);盥涤(洗涤;盥濯(洗涤)3、除;净 。如:盥溉(指除去[罪过,积习等]);盥涤(清除)4、〈名〉古代洗手的器皿如:盥盆(盥洗之盆)5、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 。如:盥事(古代灌祭礼仪);盥献(灌祭进献);盥馈(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二、说文解字文言版《说文解字》: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春秋传》曰:“奉匜沃盥。”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盥,洗手。字形采用“臼、水、皿”会义,表示双手捧水在洗盆上方洗手。《春秋左传》上说,“怀嬴捧着匜浇水,重耳则接水洗手。”三、造字本义动词,在盆子里洗手。扩展资料字形演变(如图)组词:盥手、盥洗、盥漱、盥薇、涤盥、盥馈、澡盥、洮盥、盥浣、盥栉、盥盘、盥颒、盥濯、盥盆一、盥馈[guàn kuì] 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二、盥颒[guàn huì] 洗手洗面。三、进盥[jìn guàn] 古代祭祀时酌酒灌地。四、漱盥[shù guàn] 谓漱口盥洗。五、盥洗室[guàn xǐ shì] 装有盥洗、厕所设备的房间。
盥(guan四声)
guàn
这个“盥”字读[guàn]  部首:皿五笔:QGIL  释义:1.浇水洗手,泛指洗:~洗。~漱。 2.洗手器皿:“承姑奉~”。
一、盥的拼音:guàn二、释义:1、洗(手、脸):~洗。2、洗手洗脸用的器皿。三、字源解说:造字本义:动词,在盆子里洗手。盥,甲骨文(朝下的手)(皿,盛器),像一只手伸进水盆洗手。有的甲骨文在手的周围加“水”,明确“洗手”的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写成 ,将篆文的“皿”写成,篆文字形中的手形被淡化。古人称浸身为“浴”,洗头为“沐”,冲水为“澡”,洗手为“盥”,泡脚为“洗”。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相关组词有:盥漱、盥馈、盥耳、盥浴、盥事1、盥漱[guàn shù] 洗脸漱口:~室。2、盥馈[guàn kuì] 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3、盥耳[guàn ěr] 相传 尧 时高士 许由 闻 尧 欲以天下相让,以为污言,乃临池洗耳。见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后用为典实。4、盥浴[guàn yù] 盥洗沐浴。5、盥事[guàn shì] 古代灌祭礼仪。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盥

文章TAG:怎么  盥怎么读    怎么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