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铬、锰、铜、铁等离子而造成折射产生多种颜色。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http://baike.baidu.com/view/943.htm

水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化学式为SiO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水晶的成份是什么

水晶(rock crystal)是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晶是一种颇为人们喜爱的宝石,在古代,称之为水精,即水的精华,此外还称之为水玉、白附、玉晶、千年冰、菩萨石、放光石等.古腊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认为,水晶是由冰逐渐演变而成.其实,水晶是二氧化硅的晶体,与水或冰没有内在联系.它通常为无色透明,但含铁族元素时可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烟灰色等.当水晶中含有沿一定方向排列的纤维或针状矿物时,就可加工成水晶猫眼或星光水晶或发品,若含有水的包裹体时,即可能成为水胆水晶.
水晶的成份是二氧化硅。  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  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之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
二氧化硅

水晶的成份是什么

4,水晶是什么组成的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水晶 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纯净的水晶为无色的透明晶体,而没有杂质的天然水晶几乎找不到的,大都天然水晶含有气泡、杂质,晶体混蚀。 人造水晶是以原料石英砂经过一系列工序提炼,再经精细的切割技术和绝无瑕疵的打磨功夫制造而成,晶体纯净透明、弥补了天然水晶的不足。人造水晶由于添加进金属元素如铅等,能增强光的折射,更显水晶的高贵。不过,由于人造水晶工序复杂,有些售价甚至比天然水晶还要昂贵。
用最简洁的话来说:水晶就是单晶体的石英。水晶能形成单晶,所以很纯净,透明。有丝绢光泽。体积越大的水晶单晶越值钱。能用于工业、珠宝等行业,作用很广
楼上的回答,不错,只是 人造水晶是不能添加金属元素的, 加铅了的那是 工艺水晶, 人造水晶是把石英粉放入高压容器中,模拟天然水晶的生长环境, 长出来的水晶 而不是提炼 别这样误导别人了
水晶(quartz crystal)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无解理。水晶密度:2.56-2.66克/立方厘米。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水晶色散:0.013。水晶熔点为1713℃水晶和玻璃的成分是一样的,主要是二氧化硅,由于在水晶中有金属元素,常见的有紫晶和黄晶。金刚石和钻石是同一种物质,主要成分是结晶碳,金刚石经过加工后就是宝石我们叫钻石。
水晶的理化性质  1、硬度:为摩氏7,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这使得脆且易碎的黄玉、钻石、欧泊石、祖母绿之类的宝石相形见绌。  2、解理:无。所谓解理是指矿物被打击时,常沿一定方向有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根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以分为五类: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无解理,水晶则属于无解理。  3、断口:贝壳状。断口也叫破口。它是指矿物被打击后只产生不规则的破裂,破裂面凹凸不平称为断口。根据断口的形状可分为:贝壳状和锯齿状。  4、比重:水晶的比重为2.56-2.66克/立方厘米。同体积的水晶重量是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5、条痕:无色。矿物粉末的颜色叫条痕。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留自色,是比矿物的颜色更为可靠的鉴定特征之一。  6、透明度:透明、半透明。矿物透光的程度叫透明度。水晶的透明标准为:光线透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象。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是半透明。  7、光泽:玻璃光泽。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8、折射率:水晶的折射率为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折射率是指当光线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  9、水晶的熔点:水晶的熔点为1713摄氏度。[编辑本段]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此为水晶原生矿,金发晶品种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化学式为SiO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呈金黄色或柠檬色)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即粉水晶;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5,水晶是什么成份组成的是生在土里还是长在水里

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化学式为SiO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水晶的物理性质: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当你到海南水晶陈列馆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结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断口;在紫晶和热处理的黄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状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条痕:无色。 条痕,通常说的颜色,是人眼对一定波长的光线感觉的结果。 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透明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折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水晶是在数亿年前,熔岩喷发,长在岩石里的。现在经常可以在土里找到。 我有很多天然水晶矿石标本,感兴趣的话,可以送你一个。 参考资料www.shuijing56.com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属于矿物质!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祝你好运

文章TAG:水晶  主要  主要成分  成分  水晶的主要成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