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F浮 力的平衡又称称重法

F浮=G物-F′

F浮 力的平衡又称称重法

2,称重法是什么

称重法是对某一膳食单位消耗的食物全部称重的方法。可用于团体、家庭或个人的膳食调查,根据食物消费量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调查时间为3~7天。称重法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不适合大规模的调查。

称重法是什么

3,物理的称重法是什么

这个是测浮力的方法首先用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然后测出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F1,则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F浮=G-F1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

物理的称重法是什么

4,称重法公式

称重法公式是F=G-F′。根据多力平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该物体浸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G-F′。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压强(深度)成正比,与它的密度成正比,与它受到的压力相等,方向相反。浮力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浮力的作用线通过被排开流体体积的形心,形心也称浮力中心(简称浮心)。

5,如何用称重法测物体重心只适合于质量比较小形状不大复杂的物体

这个方法通常只适2113应外形不规则的质5261量均匀分布的近似平4102板的物体,固定1653边沿上一点,将物体悬挂起来,通过悬挂点在表面作出一条垂线,然后以另一点悬挂,同样作出过悬挂点的垂线,因为过悬挂点的垂线均通过物体重心,所以两垂线交点即为重心位置。可以想到,当该物体的重心处于物体内部某一点时,物体表面上所作垂线交点与实际重心位置存在误差,当物体越“厚”,误差会越大。

6,称重法的优缺点

优缺点如下:1、称重法:是常用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称重时要准确掌握两方面的资料一是厨房中每餐所用各种食物的生重和烹调后的熟食重量,从而得出各种食物的生熟比值。二是称量个人所摄入熟食的重量,然后按照上述生熟比值算出没人各种生食物的重量,再计算出没人每日各种生食物的摄取量。 a、优点:能够准确反映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取情况,也能看出一日三餐食物的分配情况。b、缺点:花费人力和时间较多,不适合大规模的营养调查。c、应用范围:称重法可以调查某一伙食单位(集体食堂或家庭)或个人一日三餐中每餐各种食物的食用量。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答: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水果蔬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二、各人群三大营养素的需求量1、 成年人: 蛋白质 10%-15% 2、儿童、青少年: 蛋白质12%-14%脂肪20%-30% 脂肪 25%-30%。碳水化合物 55%-65% 碳水化合物55%-65% 膳食纤维20-30g。四、标准体重及肥胖的判断标准 1、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2、BMI=体重(kg)÷ (身高m) (不适合用于运动员)标准:18.5-23.9 超重≥24 肥胖≥28 3、腰围(判断向心性/中心型肥胖) 男性≥85 女性≥80。 4、腰臀比男性>0.9 女性>0.8 可以判断为中心性肥胖 。5、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10%偏瘦 ≤ -20%消瘦 ≥10%超重 ≥20%肥胖 。6、儿童体重粗略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年龄(岁)×2+7(3岁以下)。标准体重(kg)=年龄(岁)×2+8(3岁~青春前期) 标准身高(cm)=年龄×7+702。

7,称重方法 是什么意思

比重是宝石的重要参数,是宝石主要鉴别依据之一。比重测试适合于未镶嵌的宝石。测量比重有静水称重法和比重液法两种。由于比重液法具有毒性和侵蚀性,故在许多不适用情况下,采取静水称重法来测量宝石的比重。静水称量法测比重时,天平可用双盘天平,也可用单盘天平。1.静水测重法的基本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宝石比重=【宝石空气中的重量W1/(宝石空气中的重量W1-宝石在液体中的质量W2)】*液体的比重2.静水测重法的具体步骤:(1)擦净宝石,称出宝石在空气中的重量W1。(2)取一只烧杯,加2/3杯蒸馏水和凉开水,加几滴清洁剂以降低表面张力。(3)将架子横跨在左吊盘上,二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以防称重时相碰。(4)将烧杯放在架子上。(5)将金属丝编制的兜挂在左吊盘上,并使宝石兜浸入水中,注意清除气泡。(6)在右吊盘上放一段金属丝,使之与浸入水中的兜平衡,或称重在水中的重量。(7)将宝石放入兜中,注意清除气泡。(8)称重宝石在水中的重量W2。(9)计算宝石的比重,照上述公式就可计算出宝石的比重。

文章TAG:称重法  力的平衡  平衡  又称  称重法  力的平衡又称称重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