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复合色

复合色:各种物体产生的颜色,是非单纯颜色的光,它是以“复合”的方式反射或透过的。所以叫复合色。

什么是复合色

2,聚合主题具体颜色

主题默认标签聚合内容是无色的,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主题文件来把其修改成彩色的

聚合主题具体颜色

3,什么是混合色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混合色!
混合色是相对于三原色而言的,红、黄、蓝是三原色,通过这三种颜色不同比例的调配理论上可以混合出所有的色彩,这种理论广泛的应用于绘画、电子成像、电脑制图领域,所以除了三原色之外所有的颜色都称作混合色。

什么是混合色

4,木质素烘干会聚集吗

会。木质素是一类复杂的有机聚合物,其在维管植物和一些藻类的支持组织中形成重要的结构材料。木质素是交叉链接的酚聚合物。将木质素产物离心,真空烘干,会得到木质素纳米聚集体粉末,会聚集颜色变深。因为其是由聚合的芳香醇构成的一类物质。

5,第一二三四五类接触分别指什么

二楼的是来赚分的吧 怎么回答的! 如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网友回答的一样 我就不和别人重复了 我举几个例子吧 0类 就是说 你看见天上一闪而过一个不明飞行物 很常见的那种 1类 2003年时候中国有一个飞机在前方500米处发现一个不明飞行物 类似于这种,,或者你用相机能拍下一个飞碟的全貌 2类 麦田怪圈就是属于这种、还有就是发现飞碟飞过的地下出现一层痕迹、还有就是通古斯大爆炸.. 3类 乖乖 不得了 飞碟从你头上飞过、或者一个外星人和你说话(主人公通常就不能动、被外星人定住) 4类 如上所言,许多人说自己碰见外星人时候说过话,而且是用心灵感应..其实许多人都是有精神病,才会有这种现状 5类 美国以前发射过一个卫星和外星文明联系,听过了吧 就是这种 只不过你必须要和他联系到..
  目前人与UFO的接触共分六类:   1、零类接触:遥远的目击   2、第一类接触:近距离目击   3、第二类接触: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UFO上某一东西;或目击触击遗留痕迹   4、第三类接触:与外星人进行直接接触,看清了UFO,特别是看清了其中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   5、第四类接触:通过心电感应与外星人沟通,是大多数研究者所不承认的   6、第五类接触:人类用友好信息与外星文明联系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 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 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     五蕴:-〔想〕--心所法     〔行)-------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都是些有过奇迹的人
我只知道3类而不是楼主说的五类 1类是看见过UFO 2类是接触过UFO 3类是接触过ET之类的生物,俗称外星人

6,佛家所讲的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在心理学中是否有相通的概

有的,受、想、行、识对应感受,思想,行为,识别机制等。 但是显然佛教分的更全面,感受有五种,快乐的感受,喜,苦的感受,忧愁的感受,舍(不苦不乐)五种,这些感受有的生命体具有,有的不具有的。 思想是分开的 思是所谓的意志和决定,想是意识也分很多种和视觉机制,听觉机制,嗅觉机制,触觉机制等配合的想,未来的想,过去的想,定中的想,独散意识(神经不正常),独头意识(无缘故的想)等。有的想能够用语言表达叫随觉想,比如我们的想,有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比如动物的婴儿的想等 行为主要是分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意识的行为,这三种行为还往下分有很多的品类,其中身体的行为和语言的行为,都是意识的行为之表达实现等等。 识别机制,就是分视觉识别机制,听觉识别机制,嗅觉识别机制,触觉识别机制,意识产生的机制,意识的来源(末那识),一切机制产生的根源(阿赖耶识) 加上色(物质性的)就是五蕴,详细的解说就是大乘百法明门论,共分一百多种法(有质碍性的存在)心理反应是五十一种加上八种心法是五十九种。 欢迎学习唯识!
我们读佛经时,经常遇到“五蕴”一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蕴”译自梵语 ?????? Skand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即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五蕴,是指金,木,水,火,土,的生相,)   (五蕴皆空是断灭,与驾鹤西游意思相同/佛教避讳不说断灭相)   (经文后面叙述:受(寿路到了的感受)想行识/也是这个道理)编辑本段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如植物、我们身体里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种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活动。编辑本段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感受   〔想〕--思想,心所法   〔行〕--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编辑本段详谈五蕴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即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陀是依据当时的社会人文条件方便说法。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声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法处所摄色,共十一种。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不苦不乐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 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识蕴  很多识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编辑本段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所依靠来知道外境的。心与境接触的那个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给它们种种名称,此即是所谓的想。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编辑本段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五行。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编辑本段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没有种子的,没有寄托的。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7,什么是佛家五蕴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   (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   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   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   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   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   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   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   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   --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   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   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   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   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   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   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   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   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   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   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   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   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 〕-- 色法 ---- 物质的活动   〔受 〕   五蕴:-〔想 〕--心所法 〕   〔行 〕 〕-- 精神的活动   〔识 〕---心王 〕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   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   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   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   -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   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   --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   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   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   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   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   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   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   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   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   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   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   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   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   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   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   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   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   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   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   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   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   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   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   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   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   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   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   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   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   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   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   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   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   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   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   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   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   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   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   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   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   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   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   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   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   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   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   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   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   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   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   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   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   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   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   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   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   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   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   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   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   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   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   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   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   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   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   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   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   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   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   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   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   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   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   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   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   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   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   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   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   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   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   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   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   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   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   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   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   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   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   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   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   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   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   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   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   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   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   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   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   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   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   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   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   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   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   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   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   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   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   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   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   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   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   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   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   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   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   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   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   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   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   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   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   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   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   --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   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   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   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   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   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   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   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   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   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   "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   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   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   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   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   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   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   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   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   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   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   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   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   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   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   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   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   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   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   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   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   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   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文章TAG:聚合色聚合  什么  复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