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国很多节日都有放河灯的习俗,比如:三月三、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七月半,鬼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乞巧节、中秋节等。放河灯是有祈福的意义,病愈的人及亲属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河灯的样式河灯主要放水里漂浮着,即人们将特制的各种形状的纸灯,点燃蜡烛或香火于灯中,沿河漂流,或将各种彩灯燃放于沿河两岸。

5、放河灯起源于哪里?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诗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6、河灯能随便放吗

河灯是不能随便放的,一般都是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才会放。放河灯又称放荷灯,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是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风俗有一些地区放河灯不限于每月初一、十五,也会在三月三歌节、锅庄节、上巳节、三月节放河灯,姑娘少女对这个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自制小灯笼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7、《呼兰河传》放河灯

七月十五盂兰盆会,这天也是中国的鬼节,很多的传说和鬼片都说在这一天的晚上,地府的大门会大开。那些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生,缠绵在地狱里边是非常苦的,想脱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每个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可得以脱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之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古时候就流传下来的放河灯的风俗。但是在我的家乡,这一天小孩子是不能出门的,大人们也会去河边,没有河,就在三岔路口,给各路的冤魂烧点纸钱。

而且在呼兰河城的人们心里,这不单单是一个节日,还是充实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项盛举。只见“沿着河岸蹲满了人,可是从大街小巷往外出发的人仍是不绝,瞎子、瘸子都来看河灯(这里说错了,唯独瞎子是不来看河灯的),把街道跑得冒了烟了。”天还没有黑下来,人就已经蹲满了河岸,哪怕终年不出门的人,这一天也会随着人群来到河沿,瞎子,瘸子都出来了。

8、放河灯犯法吗

不犯法。【拓展资料】放河灯又称放荷灯,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道教、佛教等宗教活动常在农七月十五举行。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道教、佛教在夏历七月十五举行宗教节日时也放河灯,一般人误为放河灯是宗教活动。一些地区放河灯不限于七月半,三月三歌节、锅庄节、上巳节、三月节,也放河灯。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在江南,病愈的人及亲属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时间自然不限于七月半。“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实际上,放河灯民俗起源甚早。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放河灯  放河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