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的区别

PLC晶体管输出响应快,可以用于高速输出,但是控制电磁阀等还是需要加中间继电器;继电器输出响应慢,但是可以省去外接继电器,接线简单。具体选用什么输出要视负载情况而定。 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就这么回事。 虽然二者都是控制器件,但晶体管输入和输出没有电隔离,而继电器是电隔离的,在体积有限制的时候,响应时间要很短的时候,都往往采用晶体管控制,而在电压比较高,电流比较大,要注意人身安全时,往往用继电器……

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的区别

2,晶体管输出是什么意思

晶体管输出是电路控制中的一种说法,电路对执行部件的控制可通过继电器、双向晶闸管、晶体管等开关器件进行,因此对于电路的输出端来说就有了与之对应的“继电器输出、双向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等类型。 晶体管输出的特性是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输出是什么意思

3,PLC中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有何异同

PLC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的异同:====================================1:输出: 晶体管高速输出:如伺服/步进使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输出:如温度PID控制,主要用在步进电机控制,也有伺服控制,还有电磁阀控制(阀动作频率高)。继电器是有触点输出速度慢。 2:使用寿命: 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 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 3: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 继电器2A。 4:电压:晶体管最大24V,继电器可以接220V 晶体管直流,继电器交流+直流 文章来源于 5:负载: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继电器输出型: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 可带较大的外部负载; 晶体管输出型: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可带外部负载小; 可控硅输出型:CPU通过光耦合使三端双向可控硅通断,以控制外部交流负载,开路漏电流大,响应时间较快(约1ms)。

PLC中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有何异同

4,PLC输出中的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1、晶体管输出:电路通过晶体管对一些执行部件(如电机、电磁铁)实施控制。2、晶闸管输出:电路通过晶闸管对一些执行部件(如电机、电磁铁)实施控制。二、输出条件不同1、晶体管输出:由形成二个PN结的三部分半导体组成的,其组成形式有PNP型及NPN型。我国生产的锗三极管多为PNP型,硅三极管多为NPN型,结构原理是相同的。2、晶闸管输出: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它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用文字符为“V”、“VT”表示。三、注意事项不同1、晶体管输出:除了考虑通过元件的平均电流外,还应注意正常工作时导通角的大小、散热通风条件等因素。在工作中还应注意管壳温度不超过相应电流下的允许值。2、晶闸管输出:电流为5A以上的晶闸管模块要装散热器,并且保证所规定的冷却条件。为保证散热器与晶闸管模块管心接触良好,它们之间应涂上一薄层有机硅油或硅脂,以帮于良好的散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晶闸管模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晶体管输出

5,三菱PLC三种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

1、继电器输出电路: 该种输出电路形式外接电源既可以是直流,也可以是交流。PLC继电器输出电路形式允许负载一般是AC250V/50V以下,负载电流可达2A,容量可达80~100VA(电压×电流),因此,PLC的输出一般不宜直接驱动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23035大电流负载(一般通过一个小负载来驱动大负载,如PLC的输出可以接一个电流比较小的中间继电器,再由中间继电器触点驱动大负载,如接触器线圈等)。 PLC继电器输出电路的形式继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也有限制(一般数十万次左右,根据负载而定,如连接感性负载时的寿命要小于阻性负载)。此外,继电器输出的响应时间也比较慢(10ms)左右,因此,在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不适合使用此种类型的电路输出形式(可以根据场合使用下面介绍的两种输出形式)。 当连接感性负载时,为了延长继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对于外接直流电源时的情况,通常应在负载两端加过电压抑制二极管;对于交流负载,应在负载两端加RC抑制器。2、晶体管输出电路: 晶体管输出电路形式相比于继电器输出响应快(一般在0.2ms以下),适用于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由于晶体管是无机械触点,因此比继电器输出电路形式的寿命长。晶体管输出型电路的外接电源只能是直接电源,这是其应用局限的一方面。另外,晶体管输出驱动能力要小于继电器输出,允许负载电压一般为DC5V~30V,允许负载电流为0.2A~0.5A。这两点的使用晶体管输出电路形式时要注意。3、双向晶闸管输出电路: 双向晶闸管输出电路只能驱动交流负载,响应速度也比继电器输出电路形式要快,寿命要长。 双向晶闸管输出的驱动能力要比继电器输出的要小,允许负载电压一般为AC85~242V;单点输出电流为0.2A~0.5A,当多点共用公共端时,每点的输出电流应减小(如单点驱动能力为0.3A的双向晶闸管输出,在4点共用公共端时,最大允许输出为0.8A/4点)。注意:为了保护晶闸管,通常在PLC内部电路晶闸管的两端并接RC阻容吸收元件(一般为0.015uF/22Ω左右)和压敏电阻,因此在晶闸管关断时,PLC的输出仍然有1~2mA的开路漏电流,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小型继电器在PLC输出OFF时无法关断的情况。

6,晶体管输出是什么意思

PLC的继电器输出和晶体管输出有什么区别~ 1.负载电压、电流类型不同 负载类型:晶体管只能带直流负载,而继电器带交、直流负载均可。 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继电器2A。 电压:晶体管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继电器可以接直流24V或交流220V。 2.负载能力不同 晶体管带负载的能力小于继电器带负载的能力,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3.晶体管过载能力小于继电器过载的能力 一般来说,存在冲击电流较大的情况时(例如灯泡、感性负载等),晶体管过载能力较小,需要降额更多。 PLC晶体管输出型与普通晶体管输出有啥区别? 2.为何不是所有的点都支持高速脉冲输出?还是因为硬件,但不是晶体管的问题,是PLC里面的单片机的问题,高速脉冲输出需要用到中断,而单片机支持的中断数量是有限的,所以,高速脉冲、PWM等都不是全部晶体管DO点都支持。同样的原因,也不是所有的DI点都支持高速计数。3.你的题目问PLC的晶体管和普通晶体管的区别,其实,严格说,PLC里面的晶体管绝大部分都是FET,也就是场效应管,特点是电流大、发热量极小、开关速度快。而常说的晶体管指的是三极管,三极管是电流型的元件,优点是线性好,但PLC的DO需要的不是线性,而是开关,所以,PLC里面的晶体管DO肯定会优选FET。 4.PLC的工作方式是先把输入/输出信号,扫描到读入/输出缓存区,然后再把读入区的信号采入进行逻辑运算或者输出。5.其实晶体管的结构或者原理是没有区别的。 什么晶体管输出,什么是达林顿输出? 晶体管输出是指单个三极管输出,电流放大系数为β1,达林顿输出是两个三极管叠加,电流放大系数是β1*β2。因此达林顿输出搐大电流和驱动负载要比单个三极管要强。 继电器和晶体管输出的区别 这个电压是外部给的。这样理解吧:A点B是输出的两个点,那么A点外加5V电压,如果内部的晶体管导通的话,那么B点就会有5v电压(实际没有5v因为有晶体管压降)。没有外加电压,晶体管不会导通,那么也就没有输出的。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的区别 PLC晶体管输出响应快,可以用于高速输出,但是控制电磁阀等还是需要加中间继电器;继电器输出响应慢,但是可以省去外接继电器,接线简单。具体选用什么输出要视负载情况而定。 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就这么回事。 虽然二者都是控制器件,但晶体管输入和输出没有电隔离,而继电器是电隔离的,在体积有限制的时候,响应时间要很短的时候,都往往采用晶体管控制,而在电压比较高,电流比较大,要注意人身安全时,往往用继电器…… 西门子PLC如何区分继电器输出还是晶体管输出 可以从结构上来看,一般继电器输出的话,模块里面都有一个块头比较大的继电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o(∩_∩)o...哈哈,晶体管是没有的。 呵呵,谢谢上楼捧场! *** 同志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如果你是褒我的话我也受之无愧。 没听说过很明细的区分方法(一楼的老大都不清楚的东西,应该是没有明确规定出来的)。刚总结了一下,322模块,HF与HH的都是继电器输出。至于你上面说的,后面的那个是继电器输出的。 请教继电器输出和晶体管输出的区别 这个电压是外部给的。这样理解吧:A点B是输出的两个点,那么A点外加5V电压,如果内部的晶体管导通的话,那么B点就会有5v电压(实际没有5v因为有晶体管压降)。没有外加电压,晶体管不会导福,那么也就没有输出的。 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指什么概念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主要是表征基极电流Ib和集电结电压V棱e对集电极电流的影响,一般用输出特性曲线图来表示。 什么叫三极管输入输出端它到底输入输出了什么? 三极管有三个极。发射极,基极,集电极。输入端指的是基极,输出端就是指发射极。好好看看三极管的资料吧。 选择这个plc是晶体管 输出还是继电器输出,主要看什么? 你分析的原因是正确的,因为你是控制步进电机,需要用到高速脉冲输出,所以只能选用晶体管型。另外,输出选型最重要的原则是外部所带的负载,以及工出的频率。一般晶体管的带负载能力只有零点几个安培,而继电器型可以达到5A甚至更高。但继电器型只适合与每分钟开关次数低于5次的场合,因为继电器的触点是有寿命的。 补充,楼上说R是英文“电阻”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那个是Relay继电器型的意思。

7,用晶体管输出的PLC是不是要加一个中间继电器来控制接触器的线圈

必须加中间继器,主要起隔离作用。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控制器。其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通过编程,可执行逻辑运算(大型PLC可具备模拟量运算功能)、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的输出类型,主要的有: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最大优点是适应于高频动作,响应时间短。一般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带 DC 5—30V 的负载,最大输出负载电流为 0.5A/点,但每4点不得大于0.8A。晶闸管输出。带负载能力为0.2A/点,只能带交流负载,可适应高频动作,响应时间为1ms。继电器(干接点)输出。优点是不同公共点之间可带不同的交、直流负载,且电压也可不同,带负载电流可达 2A/点;但继电器输出方式不适用于高频动作的负载,这是由继电器的寿命决?定的。其寿命随带负载电流的增加而减少,一般在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之间,有的产品可达1000万次以上,响应时间为10ms。当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次以下时,应首选继电器输出,因其电路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当频率为10次/min以下时,既可采用继电器输出方式;也可采用PLC输出驱动达林顿三极管(5—10A),再驱动负载,可大大减小。  通常,在下面的情况下,对于晶体管输出的PLC会在输出与负载之间考虑设置继电器:工作频率较低;PLC输出功率不足;PLC输出的电学特征(电压、电流、极性、功率)与负载不符;负载为较大的感性或容性负载。(反电势或导通瞬间电流会造成破坏);负载具有强烈电磁干扰;  用晶体管输出的PLC,在控制接触器的线圈时,必须设置中间继电器。原因为:触器的线圈可视为较大的电感,断开时的反电势会造成PLC输出元件损坏;PLC输出功率通常不足以驱动接触器;接触器通常用来控制大功率负载,信号线可能引入电磁干扰。
PLC输出究竟加不加中间继电器,设计依据是什么?我们做设计?每一步必须要有依据。PLC输出它是一个开关,继电器允许通过的电流 2A 晶体管允许通过的电流 0.5A 有的PLC允许通过的电流 0.75A曾工根据自己经验从技术层面建议:负载电流超过 允许电流的(1\3---1\5) 时添加中间继电器更多技术内容可以搜索曾工PLC教学视频通俗易懂
要具体看。如果晶体三极管输出的小电流控制信号,就需要加中间继电器,有的是输出信号直接接SSD,就不需要接中间继电器。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8,PLC的输出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有何区别

楼上错误!虽然二者都是控制器件,但晶体管输入和输出没有电隔离,而继电器是电隔离的,在体积有限制的时候,响应时间要很短的时候,都往往采用晶体管控制,而在电压比较高,电流比较大,要注意人身安全时,往往用继电器……
plc晶体管输出与继电器输出的异同:====================================1:输出: 晶体管高速输出:如伺服/步进使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输出:如温度pid控制,主要用在步进电机控制,也有伺服控制,还有电磁阀控制(阀动作频率高)。继电器是有触点输出速度慢。 2:使用寿命: 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 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 3: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 继电器2a。 4:电压:晶体管最大24v,继电器可以接220v 晶体管直流,继电器交流+直流 文章来源于 5:负载: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继电器输出型: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 可带较大的外部负载; 晶体管输出型: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可带外部负载小; 可控硅输出型:cpu通过光耦合使三端双向可控硅通断,以控制外部交流负载,开路漏电流大,响应时间较快(约1ms)。
晶体管是无触点输出速度快,继电器是有触点输出速度慢。但有的场合,比如不是靠PLC来推动继电器而是用在只需要把两个点短起来的小信号场合(如用PLC直接给驱动器使能信号)一般是采用继电器输出的,还有楼上说的电压比较高,电流比较大,要注意人身安全时,还有输出电压不能确定时候,往往用继电器输出.
1.负载电压、电流类型不同负载类型:晶体管只能带直流负载,而继电器带交、直流负载均可。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继电器2A。电压:晶体管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继电器可以接直流24V或交流220V。2.负载能力不同晶体管带负载的能力小于继电器带负载的能力,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3.晶体管过载能力小于继电器过载的能力一般来说,存在冲击电流较大的情况时(例如灯泡、感性负载等),晶体管过载能力较小,需要降额更多。4.晶体管响应速度快于继电器继电器输出型原理是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晶 体管输出型原理是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甚至更小)。晶体管输出一般用于高速输出,如伺服/步进 等,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输出:如温度PID控制, 主要用在步进电机控制,也有伺服控制,还有电磁阀控制(阀动作频率高)。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5. 在额定工作情况下,继电器有动作次数寿命,晶体管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的每分钟开关次数也是有限制的,而晶体管则没有。6. 晶体管输出的价格稍贵一点.继电器输出: AC —— 交流电(正常交流220V)电源 (L1 N)DC —— 直流电(输入端)RLY ——- 继电器输出(输出端)晶体管输出:DC —— 直流(正常直流24V)电源 (L+ M)DC ——(输入端)DC ——(输出端)如 PLC 224 XP CN DC/DC/DC

9,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指什么概念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是指当基极电流Ib一定时,集电极电流Ic与集-射极电压Uce之间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Ib下,可得出不同的曲线,所以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是一组曲线。通常把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1)放大区:输出特性曲线的近于水平部分是放大区。在放大区,Ic=Ib×β,由于在不同Ib下电流放大系数近似相等,所以放大区也称为线性区。三级管要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必须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则应处于反向偏置,对硅管而言应使Ube>0,Ubc<0。 (2)截止区:Ib=0的曲线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实际上,对NPN硅管而言,当Ube<0.5V时即已开始截止,但是为了使三极管可靠截止,常使Ube≤0V,此时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反向偏置。 (3)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的陡直部分是饱和区,此时Ib的变化对Ic的影响较小,在饱和区,Uce<Ube,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向偏置.
输出特性是针对输特性而言,指三极管输出极也就是UCE和IC之间的关系,一般用一组曲线表示,在线型放大区域UCE达到一定值后Ic不再随之变化,而是由IB控制。当IC达到一定值后使UCE
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的基本概念是:当基极电流Ib固定在某一数值,改变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则集电极电流Ic也作相应变化。这种在一定基极电流下,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与集电极电流Ic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输出特性。
晶体管是半导体三极管中应用最广泛的器件之一,在电路中用“v”或“vt”(旧文字符号为“q”、“gb”等)表示。 晶体管是内部含有两个pn结,外部通常为三个引出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它对电信号有放大和开关等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一、晶体管的种类 晶体管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半导体材料和极性分类 按晶体管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硅材料晶体管和锗材料晶体管管。按晶体管的极性可分为锗npn型晶体管、锗pnp晶体管、硅npn型晶体管和硅pnp型晶体管。 (二)按结构及制造工艺分类 晶体管按其结构及制造工艺可分为扩散型晶体管、合金型晶体管和平面型晶体管。 (三)按电流容量分类 晶体管按电流容量可分为小功率晶体管、中功率晶体管和大功率晶体管。 (四)按工作频率分类 晶体管按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晶体管、高频晶体管和超高频晶体管等。 (五)按封装结构分类 晶体管按封装结构可分为金属封装(简称金封)晶体管、塑料封装(简称塑封)晶体管、玻璃壳封装(简称玻封)晶体管、表面封装(片状)晶体管和陶瓷封装晶体管等。其封装外形多种多样。 (六)按功能和用途分类 晶体管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低噪声放大晶体管、中高频放大晶体管、低频放大晶体管、开关晶体管、达林顿晶体管、高反压晶体管、带阻晶体管、带阻尼晶体管、微波晶体管、光敏晶体管和磁敏晶体管等多种类型。 二、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有电流放大系数、耗散功率、频率特性、集电极最大电流、最大反向电压、反向电流等。 (一)电流放大系数 电流放大系数也称电流放大倍数,用来表示晶体管放大能力。 根据晶体管工作状态的不同,电流放大系数又分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和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1.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也称静态电流放大系数或直流放大倍数,是指在静态无变化信号输入时,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的比值,一般用hfe或β表示。 2.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也称动态电流放大系数或交流放大倍数,是指在交流状态下,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变化量△ic与基极电流变化量△ib的比值,一般用hfe或β表示。 hfe或β既有区别又关系密切,两个参数值在低频时较接近,在高频时有一些差异。 (二)耗散功率 耗散功率也称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是指晶体管参数变化不超过规定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 耗散功率与晶体管的最高允许结温和集电极最大电流有密切关系。晶体管在使用时,其实际功耗不允许超过pcm值,否则会造成晶体管因过载而损坏。 通常将耗散功率pcm小于1w的晶体管称为小功率晶体管,pcm等于或大于1w、小于5w的晶体管被称为中功率晶体管,将pcm等于或大于5w的晶体管称为大功率晶体管。 (三)频率特性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与工作频率有关。若晶体管超过了其工作频率范围,则会出现放大能力减弱甚至失去放大作用。 晶体管的频率特性参数主要包括特征频率ft和最高振荡频率fm等。 1.特征频率ft 晶体管的工作频率超过截止频率fβ或fα时,其电流放大系数β值将随着频率的升高而下降。特征频率是指β值降为1时晶体管的工作频率。 通常将特征频率ft小于或等于3mhz的晶体管称为低频管,将ft大于或等于30mhz的晶体管称为高频管,将ft大于3mhz、小于30mhz的晶体管称为中频管。 2.最高振荡频率fm 最高振荡频率是指晶体管的功率增益降为1时所对应的频率。 通常,高频晶体管的最高振荡频率低于共基极截止频率fα,而特征频率ft则高于共基极截止频率fα、低于共集电极截止频率fβ。 (四)集电极最大电流icm 集电极最大电流是指晶体管集电极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超过icm时,晶体管的β值等参数将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还会损坏。 (五)最大反向电压 最大反向电压是指晶体管在工作时所允许施加的最高工作电压。它包括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和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 1.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该电压是指当晶体管基极开路时,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反向电压,一般用vceo或bvceo表示。 2.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 该电压是指当晶体管发射极开路时,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最大允许反向电压,用vcbo或bvcbo表示。 3.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 该电压是指当晶体管的集电极开路时,其发射极与基极与之间的最大允许反向电压,用vebo或bvebo表示。 (六)反向电流 晶体管的反向电流包括其集电极—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icbo和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流iceo。 1.集电极—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icbo icbo也称集电结反向漏电电流,是指当晶体管的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icbo对温度较敏感,该值越小,说明晶体管的温度特性越好。 2.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流iceo iceo是指当晶体管的基极开路时,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漏电电流,也称穿透电流。此电流值越小,说明晶体管的性能越好。 晶体管是半导体三极管中应用最广泛的器件之一,在电路中用“v”或“vt”(旧文字符号为“q”、“gb”等)表示。晶体管是内部含有两个pn结,外部通常为三个引出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它对电信号有放大和开关等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三极管详解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三极管顾名思义具有三个电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表示)。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型的三极管。

文章TAG:晶体管  输出  继电器  电器  晶体管输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