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

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了板翅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

2,板翅式换热器的应用

用于空分设备的换热器;石油化工的乙烯装置、合成氨装置、天然气液化与分离等装置中;用于深低温的氢、氦、制冷、液化设备中;用于制冷和空调领域;用于汽车和航空工业;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在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内燃机车等部门,板翅式换热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油、水、气体冷却器。

板翅式换热器的应用

3,板翅式换热器的应用

用于空分设备的换热器;石油化工的乙烯装置、合成氨装置、天然气液化与分离等装置中;用于深低温的氢、氦、制冷、液化设备中;用于制冷和空调领域;用于汽车和航空工业;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在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内燃机车等部门,板翅式换热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油、水、气体冷却器。

板翅式换热器的应用

4,管带式散热器和板翅式散热器的区别是什么

管带式散热器的结构:管道+散热带,管道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散热带呈S型或者U型,散热带与管道是贴合的。板翅式换热器: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了板翅式换热器。

5,板翅式换热器的特点

(1)传热效率高,由于翅片对流体的扰动使边界层不断破裂,因而具有较大的换热系数;同时由于隔板、翅片很薄,具有高导热性,所以使得板翅式换热器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2)紧凑,由于板翅式换热器具有扩展的二次表面,使得它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000㎡/m3。(3)轻巧,原因为紧凑且多为铝合金制造,现在钢制,铜制,复合材料等的也已经批量生产 。(4)适应性强,板翅式换热器可适用于:气-气、气-液、液-液、各种流体之间的换热以及发生集态变化的相变换热。通过流道的布置和组合能够适应:逆流、错流、多股流、多程流等不同的换热工况。通过单元间串联、并联、串并联的组合可以满足大型设备的换热需要。工业上可以定型、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通过积木式组合扩大互换性。(5)制造工艺要求严格,工艺过程复杂。(6)容易堵塞,不耐腐蚀,清洗检修很困难,故只能用于换热介质干净、无腐蚀、不易结垢、不易沉积、不易堵塞的场合。

6,板翅式换热器工作原理是什么望大虾教我

以平板和翅片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它主要由板束和封头等构成。板束中有若干通道。在每层通道的两平板间放置翅片,并在两侧用封条密封。根据流体流动方式不同,冷、热流体通道间隔迭置、排列并钎焊成整体,即制成板束。两流体流动方式有逆流、错流和错逆流等。A、B流体分别由入口封头经一分配段的导流片导入各自的板束通道,再经另一分配段的导流片导至出口封头而引出,两流体呈逆流间壁换热。常用的翅片有平直、多孔、锯齿和波纹等形式。板翅式换热器的主要优点是:①效能高。因翅片对流体的扰动,使构成热阻的边界层不断更新,传热系数一般为管壳式换热器的3倍;而且在小温差(1.5~2℃)下,热(冷)量回收效果好。用于气-气换热时效果最好。②紧凑。因大部分热量是经翅片通过平板传递,设备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可达1500米 /米 。③重量轻 传热面积相同时,重量近于管壳式换热器的 1/5。④坚固。因板束为一整体件而且翅片在两平板间起支承作用,故可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此外,还可在同一设备中实现多种流体同时换热。但板翅式换热器通道狭小、易堵塞,清洗维修较困难,制造工艺较复杂。它大多用铝合金制造,也可用铜、不锈钢和钛等。由于铝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重量又轻,故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特别适用于制氧、乙烯和氦液化等深低温设备,也可用于动力装置中。铝制板翅式换热器一般用于设计压力小于 6.3兆帕、设计温度为+200~-270℃的场合。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都已生产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翅片精度和钎焊质量,增加品种和规格,加强对翅片性能、多股流和有相变工况下的传热机理研究等。网上有图,朋友你可以自己查看一下

7,板翅式换热器内部构造

板翅式换热器设计,主要包括设计计算和性能校核。设计计算是在一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计算换热器所需传热面积(或有效长度)。性能校核是在原设计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情况下,确定流体出口温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翅片最大许用工作压力值   翅片规格 翅片拉伸强度额定值/MPa 翅片拉伸强度实测值/MPa 翅片爆破压力值/MPa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MPa 翅片材质 63.5D1505/5.75 137.9 145.0 39.5 7.51 3004+1100 63.5D1705/5.75 137.9 145.0 36.0 6.84 3004+1100 63.5J1604/32 137.9 141.0 28.5 5.57 3004+1100 63.5J1404/60 137.9 144.5 33.0 6.30 3004+1100 63.5D1505/5.75 96.5 98.0 25.0 4.92 3003 63.5D1705/5.75 96.5 101.6 24.0 4.56 3003 50D1002/5.75 96.5 123.0 18.0 2.86 3003 50J14025/32 96.5 123.0 14.0 2.20 3003 石油化工板翅式换热器多数是多股流多组分流体换热,流体在板束流道中的均匀分配是结构设计中1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换热器性能。特别是对多组分两相流混合物,如果流体在流道中分布不均匀,使沸腾、冷凝在不同的气液平衡条件下进行,放热系数就会大不相同。若严重偏离设计工况,将会使传热性能大为恶化,所以在两相流换热器结构设计中,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流体进口中液体的体积百分率在总量的5%~95%时,为使气液两相流体在流道中充分混合并均布,必须将气液两相先分离后,再分别送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并可根据不同工况和操作特牲,选择不同的均布结构形式。最常用的结构形式有:①在板束通道内布置一穿过封条的多孔喷射管,液体直接喷入通道,随气相均匀进入板束。②在板束中设一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垂直的横流翅片。③封头中加一多孔网板。④封头中设喷管,液体从喷管喷出,并随气相带走。  为使液体在气相中得到均布,使气液两相均匀进入换热器换热,结构设计上必须满足气流速度大于气液夹带速度最小值,即vg>vs。 乙烯冷箱、合成氨氮洗设备和油田气回收装置等石化行业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工作压力和温度都高,对铝材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板翅式换热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许用工作压力取决于板束的设计和选用的材料。一般来说,板翅式换热器常用材料为3003,隔板为厚0.8~1.2mm的3003,且包复厚度为8%~12%的4004钎料复合板。对于高压换热器,在设计压力高于5.0MPa时,翅片选用0.5mm的3004及包复厚度10%的1100的复合铝箔,抗拉强度可比3003提高40%~50%,达到140MPa左右,隔板也增厚到1.6~2.0mm,为提高钎缝强度,考虑到较高压力通道所需的钎料合金比低压通道要多,除隔板本身10%钎料包复层外,还需再敷设0.05~0.08mm的4047共晶钎料薄片,较多的合金钎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焊角。  必须指出的是,当用户要求产品应符合ASME规范时,制造厂应根据ASME第Ⅱ卷材料D篇性能,用第Ⅱ卷材料B篇非铁基材料和C篇焊条、焊丝及填充金属材料。在工作温度高于90℃时,按ASME规范要求,应对钎焊容器作高温下工艺评定试验。 钎焊温度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它由钎料最大程度充分液化并流动的高温和减小隔板及翅片变形危险的低温二者综合考虑而定。根据钎料化学成分的不同,钎料熔化温度也不同,一般应高于钎料的固相线,但低于液相线,通常为590~605℃,在该温度下钎料的熔化、流动性和湿润性处于最佳状态。  真空钎焊炉的真空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有效降低炉内氧分压,破除组件表面的氧化膜,并使组件在高真空下不再重新氧化。要求真空炉真空度在1×10-4Pa以上,否则就难于保证钎焊质量。 我国板翅式换热器在压力等级和品种规格上已形成较为完整系列,产品质量和制造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国家同期水平。具体表现为:①无熔剂真空钎焊替代了盐浴浸渍钎焊,新技术的采用不仅大为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了对大气和环境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②通过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突破了高压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8.0MPa高压板翅式换热器的开发和研究成功,为我国发展大型石化成套装置创造了条件。
用于空分设备的换热器;石油化工的乙烯装置、合成氨装置、天然气液化与分离等装置中;用于深低温的氢、氦、制冷、液化设备中;用于制冷和空调领域;用于汽车和航空工业;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在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内燃机车等部门,板翅式换热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油、水、气体冷却器。

文章TAG:板翅式换热器  换热器  结构  板翅式换热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