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人直肢葬是什麽意思

是指对人体尸骨敛葬的姿式(即完葬后的骨架姿态)。中国远古至三代 的人架葬式种类很多,限于篇幅,在此仅能就仰身直肢、俯身直肢、屈肢葬 的情况作一简介。仰身直肢葬是一种仰面躺卧、四肢自然伸直的姿式。始见于中国新石器 时代早期,历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至夏商西周三代,都是最流行、最普遍 的葬式,其分布范围几乎遍及此一大时期全国各地所有的考古文化遗址。仰 身直肢是人类生前仰卧憩息状态在敛葬中的再现,故其表达的是一种正常死 亡、正式敛葬的意义。裴李岗文化墓葬所见的仰身直肢葬是迄今所知最早的 仰身直肢葬实例之一。

单人直肢葬是什麽意思

2,问大家一个关于合葬墓的问题

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大汶口文化的墓葬多埋于集中的墓地。每一墓地的墓葬排列有序,死者头向一致。墓室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有的仅有棺,但也有棺椁皆备的。葬式一般为单身仰身直肢葬,也有二人合葬或多人合葬的。多人合葬,少则三人,多则达二十三人。二人合葬墓有同性合葬,也有异性合葬。且有一次葬或二次葬的合葬墓。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无头葬、无尸葬和“迁出葬”(即将墓内部分骨骼迁移它处,而在原葬墓内仍保留死者的部分骨骼)。葬式有屈肢葬、俯身葬和重叠葬等。墓内多数无任何随葬品。凡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多少十分悬殊。少者1、2件,多者百件以上。如大汶口M10是1老年女性墓葬。墓坑东西长4.2米,南北宽3.2米,墓底有二层台和涂漆棺椁。随葬品有装饰于头和颈部的3串77件石质饰品,玉臂环、玉指环各1件,腹部置玉铲1件,还有象牙雕筒2件、骨雕筒1件、象牙梳1件。陶器达90多件(其中白陶、磨光黑陶、彩陶共38件),还有猪头、兽骨、鳄鱼鳞板等。随葬品的悬殊,反映了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日趋严重。

问大家一个关于合葬墓的问题

3,阿里有什么习俗吗

欧洲希腊有陶文化的墓葬,多无随葬品,流行屈肢单人葬;中欧的漏斗颈陶文化则盛行用大石垒砌的梯形冢墓;西欧的英国斯通亨奇环状列石文化,则流行将列石与火葬、祭坑相联系的埋葬习俗;北欧的墓道坟文化则以带巨石墓道的横穴式墓葬为主要特征。西亚耶利哥墓葬位居址内,以浅竖穴屈肢葬和无头葬为特色,其中一种尸体处理方式十分独特,即在死者面部涂泥施以彩绘,镶贝壳为眼珠;萨达拉文化则流行屈肢葬及在尸体上撒红赭粉的埋葬习俗;阿里库什遗址则流行将死者屈肢葬于屋内地板下和兴起去肉存骨的二次葬习俗。非洲埃及塔萨文化流行椭圆形竖穴屈肢葬习俗,并盛行厚葬风气;格尔塞文化则开始兴起用砖瓦建造多室墓的习俗。南亚的布尔扎霍姆文化,流行椭圆形竖穴墓,常见葬法有直肢葬、蹲踞葬(屈肢)和择骨葬(二次葬)。中国则主要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葬,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俯身直肢、屈肢葬等,墓葬大多有随葬品。到了青铜器、铁器时代,世界各地在生活习俗上个性差异的对比就更加强烈和鲜明。首先,在居住习俗上,欧洲以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等地的规模宏伟、布局合理、风格独特的城市王宫群体建筑最具代表性,王宫是中心,周围分布别墅、商馆、普通民居等建筑,王宫建筑风格偏重精细小巧,不求对称,喜用木柱,上粗下细,宫室为多层楼房,使用自来水,上下水道完善,主要寝室均附设有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此外,还流行城堡式建筑群。西亚的城市建筑则以神殿、祭坛为主要特色,城市除城墙、宫殿和民居群外,神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非洲埃及的城市建筑,既有王宫、神殿、城墙、城塞、民房外,也有城堡式建筑;其中由神殿演变而来的神庙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最重要部分之一,神庙建筑通常宏大,雄伟壮观,具有很强的宗教感染力和威慑力。南亚的城市建筑布局一般分出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卫城是统治者住地,四周有城墙和壕沟,城墙上建有望楼,城内的建筑一般有夯土或土坯台基;寺庙、礼仪沐浴池是城市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阿里有什么习俗吗

4,东西周时期人类的埋葬方式是什么样的

古人死后埋葬的姿势各种各样,这不仅与葬法、葬具有关,也与宗教信仰相关。在各种葬式中,比较普遍的是平躺身躯,仰面朝天,四肢并拢伸展的平躺式葬法。这种葬法有便于死者与世人交流和让死者平稳安睡之意。我国北方进行土葬时,死者的头向北,脚朝南。墓穴中随葬的衣饭罐置于脚边,便于死者坐起就餐。同时墓门也置于南边(死者脚的朝向),利于死者外出。在平躺式葬法中,有屈肢状的,多为女性或奴隶、侍从,表明女子对男子的依附和屈从,奴隶、侍从对主子的侍奉。 俯身式葬法,多是出于对鬼灵的恐惧和防御所用。云南拉祜族认为,死者如采取仰身葬,会使其他人死亡,因此他们将死亡者俯首侧身埋葬,有的火葬也采取俯身式,将死者俯身架起,下面放柴火焚烧。古代有竖棺而葬的,死者取站立姿势。印度洗骨二次埋葬,死者也取站立姿势,即将尸骨洗净,按从脚至头的顺序放入陶罐,象征直立。 屈体侧身葬,为侧身、屈肢,右手枕头下。这种葬法的含义有二,一是回复胎儿的状态。二是捆绑以防死者灵魂搔扰。所谓让死者回复胎儿状态,意思是怎样来到人世,又怎样离开人世,并有让死者尽快投胎转生之意。旧时,俗固族在人死后尸体未僵之前,把腿和臂的关节收拢,合掌,用带子把尸体捆成胎儿状,谓之圆寂。云南独龙族的屈肢葬是为了让死者环火而眠。 屈体葬除侧身卧之外,还有坐、蹲的形态。西藏的门巴族,人死后尸体捆成胎儿状,双手交叉于胸前,采取蹲式将尸体安放在屋内。下葬时,把尸体蹲放在园
山顶洞人(upper cave man)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於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 洞穴和年代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洞口向北,高约4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仅占动物总数的12.1%。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体质特徵和种族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 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徵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关於山顶洞人的种族,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老年男性头骨的测量指数很像西欧的化石智人,如克罗马农人,但根据形态观察,又可确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种。女性头骨之一属於美拉尼西亚人类型;另一具则属於爱斯基摩人类型。甚至认为这些不同种族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家庭。中国古人类学者的研究认为,老年男性头骨几乎所有的面骨测量指数都和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相近,而远於西欧的化石智人。从形态方面观察,头骨的许多特徵,如鼻骨较窄,有鼻前窝、颧骨突出并且较直,以及有下颌圆枕等,都属於蒙古人种的特徵。女性头骨之一,由於人工变形,不能作分析种族的正常依据。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测量数值和指数,都接近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其相似程度大於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态特徵也都更接近於蒙古人种。另一具女性头骨的测量结果表明,她是与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始蒙古人种的代表。她比以上两具头骨具有更为显著的蒙古人种的典型形态特徵。 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见山顶洞人复原像 ) 文化遗物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这种石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很多,山顶洞人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还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的。 山顶洞人的石器和骨针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门齿外,馀者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有的因长期佩带,孔眼已磨光变形。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穿孔海蚶壳3个,在铰合部以下处磨穿成孔。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颗小石珠,原料为白色石灰岩,形状不规则,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径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钻成,珠表面被染成红色。它们都散布在头骨附近,可能为头饰。石坠系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岩浆岩小砾制成,两面扁平,其中一面经人工磨过,在中央对钻成孔。还发现1件鲩鱼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边缘处钻一小孔,局部染成红色;后者用鸟骨制成,管体光滑,有磨擦痕迹,表面有短而深的横沟,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样,显然是为了接系其他饰物特意刻出来的。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生产、生活和埋葬 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现在当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於其间。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顶洞人的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在鲩鱼的眼上骨和直径只有3.3毫米的骨针上钻出细孔,表明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於制造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骨针的出现意味著当时已会缝纫。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而装饰品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象徵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挖个坑,放点土,数个12345

文章TAG:俯身  单人  什麽  意思  俯身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