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金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治疗

温差过大:金鱼身上有白点有可能是温差骤变引起的。这时饲养者需要将水温提升到23℃,并且保持水温恒定。白点病:金鱼身上有白点也有可能是得了白点病引起的,而导致白点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温过低。这时饲养者需要将水温慢慢提升到26℃,然后用红汞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给病鱼药浴治疗。一、温差过大1、原因:金鱼身上有白点有可能是因为水温变化太大,因为温差过大就会刺激到它们,使它们的身体产生应激反应,白色斑点就是应激反应的一种。

平时换水的时候也要注意新水和老水之间的温差,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时可以打开加热棒保温。二、白点病1、原因:金鱼患上白点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温过低,因为只有水温低于20℃,小瓜虫才能生存和大量繁殖。小瓜虫一般都是寄生在金鱼的鳃部和尾鳍,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身上布满小白点,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小白点会变成大面积的白斑,继而溃烂。

6、金鱼身上长白点,烂尾巴怎么办?

这应该是白点病,这种病在养鱼时经常出现.什么季节都会出现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要对付白点病其实十分简单,除了可以采用水族店里有售的专治白点病的药品之外,也可以采用经济、简单又有效的方法。\x0d\x0a\x0d\x0a治疗:一般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只需将温度调至30℃即可也可以是32℃,34天后,白点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在28℃以上的水温中,小瓜虫无法发育生长,按其短暂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点隐患。

7、金鱼有白点病怎么治疗

问题一:如何用土办法治疗金鱼白点病白点病就是寄生虫,多子小瓜虫。此寄生虫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无法生存,它的生长和温度有很大关系,最适温度1524度,26度以上,幼虫停止发育,成虫开始大批死亡。其实白点病是鱼病里最常见的一种病,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初春、晚秋较为流行,易复发。也是鱼病里比较好治疗的一种病,只要发现的早,正确治疗,一般都会康复的,所以不必为此太烦恼。

初期症状,病鱼常在水草、石块、缸壁上摩擦身体,使人觉得鱼体痒不可耐。随着病情加重,白点越来越多,肉眼可见鱼头、鱼体、鱼鳍上全身似洒满白粉,游动动作迟钝。如不及时治疗,二次感染水霉病或细菌病,更麻烦,严重时,药物无效,大批死亡。所以,白点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方法:1,如果是个别鱼身体上有白点了,而其他鱼没有,那是白点病的初期阶段,还没有扩散。

8、金鱼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金鱼身上有小白点是因金鱼得了白点病。1.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此方法比使用药物治疗更安全更有效。3.金鱼不是热带鱼可使用药物治疗,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9、金鱼身上长白点撒盐

金鱼身上长白点可以撒盐进行消毒除菌,但是需要将病鱼隔离饲养,并且还需要将温度升高至30℃左右,加强过滤系统,并提高水中溶氧量,一般一周左右就能有所好转。另外,同时搭配使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药浴,能加快病情恢复。金鱼身上长白点撒盐的原因金鱼身上长白点是因为感染了白点病,白点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并且可能还会扩散毒菌。因此,当金鱼身上长白点之后,首先需要将病鱼隔离,添加适量粗盐可以抑制毒菌滋生扩散。

10、金鱼身上有白斑点怎么回事

首先,白点病是由细菌感染产生的,这种细菌怕高温,可以用加热棒缓慢的将鱼缸水温升高至25~28℃,设置为每小时2~3℃的升温速度。其次,早期可投入0.5%~1%水族专用盐,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进行药浴,最后,慢慢抽掉鱼缸中1/3的水,然后再慢慢注入经过凉晒的新水。注入新水的速度要慢,不能让鱼缸中水温变化超过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白点  金鱼  身上  金鱼身上有白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