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我国将烈度划分为12级,达到6度便会产生破坏!

什么是地震烈度

2,发生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有几个烈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很多: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因此一次地震数次震级带来的烈度可能不同。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

发生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有几个烈度

3,什么事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简称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

什么事地震烈度

4,地震烈度分为多少度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地震烈度表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5,地震分为几个等级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 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根据地震时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少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方法测定。 一般地,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难以感觉出来,称为微震;3—5级地震人能感觉出来,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便能造成各种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
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分为12 度,5 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第一种突变:已有许多科学论据表明,全球地壳由六大板块组成,即欧亚大陆、太平洋、美洲大陆、非洲大陆、印澳与南极板块。各大板块内还可以划分为较小的板块。由于地壳的缓慢变形,各板块之间发生顶撞、插入等突变,形成地壳的振动,此即构造地震之一,它都发生在各板块的边缘或沿海的岛屿。我国的台湾岛和日本都位于大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是多地震的地区。 第二种突变:由于地球内外层构造的巨大差异,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板块内部也产生 不均匀的应变,首先在地质构造不均匀处或薄弱处发生地层的错动或崩裂而形成地震。这是 另一种构造地震。 这两种地震是最主要的,占地震总数中的绝大多数,释放的能量影响范围也很广。第一种地震主要发生在大陆的边缘,有很多是发生在大洋或海底,这种地震的破坏影响比起第二种地震要小。 而后者多发生在大陆内部,通常称为板内地震,分布面比较广,不确定性大,虽然发生的概率较低,但有时其强度很大,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其破坏性极大。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几十秒钟时间内,将一座用了近百年时间才建设起来的工业城市几乎夷为平地。 第三种突变:某些地壳薄弱点,发生火山喷射,也能造成地震,即所谓的火山地震。这就是第三种构造地震。 以上三种地震均是由于地壳的缓慢变化,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的破坏性地震。第三种地震相对于前两者来说,其能量与影响均要小很多。 还有一种是塌陷地震:它的成因不外乎两种,一是由于岩层受地下水的侵袭形成溶洞;二是由于古旧砂坑,当它们大到一定程度,将形成局部地层塌落,造成地面震动。如1954~1985年间在四川省自贡市发生多次地震,它的能量较小,震源浅,波及范围也小。此外还有爆炸地震和水库地震等。

6,地震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1 地震等级的划分 地震的划分通常是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划分标准如下: 微 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 有 感 地 震 3-5级称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烈度简表 烈   度  现  象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 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称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大陆板块的运动,板块的相互推挤会造成高山平原,轻者可以没有感觉,重者也会造成断层海啸火山爆发等等。地震也会影响生态,因为地震发生的同时,端看地震的大小也获多或少会改变当地的环境,像是海拔高度以及生物的栖息条件都会不同。地震其实也是地球一种能量的释放,适度的释放能量其实是好的,但我们不能预测能量的大小;当能量(巨大)一下子释放出来的时候,造成人们伤亡,毁坏房屋,不论是树木或者动物都会毁于一旦。 震度分级 地动加速度范围 人的感受 屋内情形 屋外情形 0 无感 0.8gal以下 人无感觉。 1 微震 0.8~2.5gal 人静止时可感觉微小摇晃。 2 轻震 2.5~8.0gal 大多数的人可感到摇晃,睡眠中的人有部分会醒来。 电灯等悬挂物有小摇晃。 静止的汽车轻轻摇晃,类似卡车经过,但历时很短。 3 弱震 8~25gal 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摇晃,有的人会有恐惧感。 房屋震动,碗盘门窗发出声音,悬挂物摇摆。 静止的汽车明显摇动,电线略有摇晃。 4 中震 25~80gal 有相当程度的恐惧感,部分的人会寻求躲避的地方,睡眠中的人几乎都会惊醒。 房屋摇动甚烈,底座不稳物品倾倒,较重家俱移动,可能有轻微灾害。 汽车驾驶人略微有感,电线明显摇晃,步行中的人也感到摇晃。 5 强震 80~250gal 大多数人会感到惊吓恐慌。 部分墙壁产生裂痕,重家俱可能翻倒。 汽车驾驶人明显感觉地震,有些牌坊烟囱倾倒。 6 烈震 250~400gal 摇晃剧烈以致站立困难。 部分建筑物受损,重家俱翻倒,门窗扭曲变形。 汽车驾驶人开车困难,出现喷沙喷泥现象。 7 剧震 400gal以上 摇晃剧烈以致无法依意志行动。 部分建筑物受损严重或倒塌,几乎所有家俱都大幅移位或摔落地面。 山崩地裂,铁轨弯曲,地下管线破坏。...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9.5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文章TAG:地震  地震烈度  什么  地震烈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