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检测,大学物理实验 密度的测量
来源:整理 编辑:五合装修 2024-06-15 08:53:35
本文目录一览
1,大学物理实验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测固体密度: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测质量,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 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测液体密度:ρ=m/v 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注意事项:天平的使用(三点调节,法码、游码使用法则),m、v测量次序,量筒的选择。(2)仅有天平 测固体 (溢水法)m溢水= m1-m2 v溢水=(m1-m2)/ρ水 v物=v溢水=(m1-m2)/ρ水ρ物= ρ水m物/(m1-m2)测液体的密度(等体积法)m液体=m2-m1 (m2-m1) m水=m3-m1 v液= v水=(m3-m1)/ρ水ρ液=m液/v液=ρ水(m2-m1)/(m3-m1)(3)仅有量筒量筒只能测体积。而密度的问题是ρ=m/v,无法直接解决m的问题,间接解决的方法是漂浮法。V排= V2-V3 V物=V3-V1 G=F浮 ρ物gv物=ρ液gv排若ρ液已知 可测固体密度 ρ物=ρ液(V2-V1)/(V3-V1)若ρ物已知 可测液体密度 ρ液=ρ物(V3-V1)/(V2-V1)条件是:漂浮(4)仅有弹簧秤m物=G/g F浮= G-F ρ液gv物= G-F若ρ液已知 可测固体密度 ρ物=ρ液G/(G-F)若ρ物已知 可测液体密度 ρ液=ρ物(G-F)/G条件:浸没 即ρ物〉ρ液密度测量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杠杆法、连通器法、压强法等。
2,保温板密度怎么检测
岩棉的密度也叫"容重"看你用在什么地方,比如墙体保温用的话,则密度不需要太高,屋面保温用的,加上要上人的屋面,一般会用比较高密度的板,容重越大,硬度也就比较足够.容重有50-220kg/m3
3,如何测液体的密度
有三种方法[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②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方法二]器材:烧杯、天平和砝码、纯水、盐水、记号笔分析: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记下记号,并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③再用烧杯取与水等体积的盐水(盐水液面与记号处相平),并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④因纯水和盐水体积相等,有ρ盐水ρ水=m2-m0m1-m0,得盐水密度ρ盐水=m2-m0m1-m0ρ水.[方法三]器材:弹簧秤、小石块(或其它在盐水中下沉的物体)、细线、盐水、量筒分析: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小石块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②将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盐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和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块的体积;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ρ盐=F浮gV=G-Fg(V2-V1).液体总要有容器装吧。先测出装了液体的容器的质量m1。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再测空容器的质量m2。(m1-m2)÷v就是密度了。这个是最精确的!
4,路基路面现场密度检测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灌砂筒;金属标定罐;基板;玻璃板;试样盘;天平(精确至0.1g);量砂;盛砂用容器(可用桶子);电子称(称重10kg);锤子;凿子;挖土用小瓢(饭勺或汤勺)。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扩展资料:通常采用环刀法,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法等。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土。优点是测定值精确;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经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满足现场快速、无破损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优点,但应与灌砂法进行对比标定后方可使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基压实度
5,5种测量密度的方法
初中的话,一般都是:测物质质量M,物质体积V,根据P=M/V来求。至于已知其他的数据(如重量G,体积L、mL,受浮力F等),根据其它公式的换算,就可以了。高中嘛,就不知道啦![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②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方法二]器材:烧杯、天平和砝码、纯水、盐水、记号笔 分析: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记下记号,并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③再用烧杯取与水等体积的盐水(盐水液面与记号处相平),并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④因纯水和盐水体积相等, 有ρ盐水ρ水=m2-m0m1-m0, 得盐水密度ρ盐水=m2-m0m1-m0ρ水. [方法三]器材:弹簧秤、小石块(或其它在盐水中下沉的物体)、细线、盐水、量筒 分析: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小石块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 ②将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盐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和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块的体积; 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ρ盐=f浮gv=g-fg(v2-v1)。
6,密度计使用方法
密度计使用方法1. 密度计定义密度计,又叫比重计、密度计量仪器,是一种测量物质密度或比重的仪器,通常用于化学、物理实验室、金属制造等领域,也可用于医药、农业等行业。密度计可测量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密度,通常使用导管或吸管将物质吸入密度计中进行测量。2. 密度计使用前准备使用密度计前先要将密度计清洗干净,避免影响测量结果。首先将密度计内的液体排空,然后用一些清洁剂或酒精擦拭密度计内外表面,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清洗密度计时要避免使用刮刀等易造成密度计刮花的工具。3. 密度计使用方法使用密度计前需要将待测物质放置于常温下,待其达到室温,再进行测量。将待测物质放入密度计内,直至密度计中液面平稳。记录测量结果后应及时清空密度计内液体,以便下一次测试。4. 密度计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密度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测量前需确认所用的密度计型号和测试物质适配,避免造成误差。2.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选择小而密封性好的密度计,以避免空气进入导致误差。3. 在测量前,需根据测试物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精度的密度计,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4. 在测量时应注意密度计的摆放位置,必须保持水平,避免倾斜或晃动造成误差。5. 测量结果需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校正液比较测试结果,减小误差。5. 密度计的优势密度计具有如下优点:1. 测量准确性高,可快速获得测试物质的密度或比重数据。2.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太多人员参与。3. 检测速度快,可适用于各种环境场合。4. 测量范围广,可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状态的物质。6. 密度计的应用领域密度计的应用领域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实验室:用于测量各种化学试剂的密度,以判断其离子、分子大小等。2. 金属冶炼:用于测量各种金属材料的密度,以判断其含炭量、合金质量等信息。3. 医药领域:用于测量医药原料或药物密度,并通过检测数据判断其纯度、杂质含量等。4. 石油化工:用于测量原油、石油产品的密度,并通过密度变化判断产品的质量。5. 食品加工:用于精确计算食品配料的数量,保障食品的生产安全。7. 密度计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扩大,密度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新型随身密度计应运而生,无需电源和耗材,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在野外、实验室、工厂生产线等各种环境中使用,推动了密度检测技术的发展。未来,密度计将不断普及和更新,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密度计是一台专业测量仪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7,密度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测量液体密度 一、常规法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根据 得 二、密度瓶法 1. 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 2. 测量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 (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三、密度计法 1. 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 2. 测量步骤: (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 (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水 (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液 3. 计算结果: 四、浮力法 1. 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 2. 测量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0; (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2。 3. 计算结果: 五、浮体法 1. 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体、水、正方体木块 2. 测量步骤: (1)将木块平放在水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1 (2)将木块平放在液体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深度h2 3.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是图片自己看链接吧) http://cnc.lobit.cn/educa/unvisity/zxxzt/2006zt/c/zt/wl/22.htmhttp://kx.pyjy.net/source/czwl/FL/90_SR.asp测量固体等 一、常规测量: 1、利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测量。如教材中的测量石块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密度。 3、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特殊测量: 1、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矿泉水瓶、测量牛奶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烧杯测量金属颗粒的密度。 3、利用量筒、水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4、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量铁块的密度。 5、利用刻度尺 水 烧杯、细绳测量矿石的密度。测量液体密度
一、常规法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根据 得
二、密度瓶法
1. 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
2. 测量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
(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三、密度计法
1. 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
2. 测量步骤:
(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
(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水
(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液
3. 计算结果:
四、浮力法
1. 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
2. 测量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0;
(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2。
3. 计算结果:
五、浮体法
1. 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体、水、正方体木块
2. 测量步骤:
(1)将木块平放在水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1
(2)将木块平放在液体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深度h2
3.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是图片自己看链接吧)
http://cnc.lobit.cn/educa/unvisity/zxxzt/2006zt/c/zt/wl/22.htm
http://kx.pyjy.net/source/czwl/FL/90_SR.asp
测量固体等
一、常规测量:
1、利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测量。如教材中的测量石块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密度。
3、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特殊测量:
1、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矿泉水瓶、测量牛奶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烧杯测量金属颗粒的密度。
3、利用量筒、水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4、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量铁块的密度。
5、利用刻度尺 水 烧杯、细绳测量矿石的密度。具体看产品,我们先把产品安装状态分为固体、液体、粉末吧1、固体密度测量方法主要有:常规方法(称重量取体积再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浮力法、比重瓶法、排水法2、液体密度测量方法主要有:常规方法(称重量取体积再计算)、台式机阿基米德原理的浮力法(数显直读)、玻璃管的比重计法(直接读取刻度)、在线压差式液体密度计、在线震动式音叉密度计3、粉末密度测量方法:常规方法(称重量取体积再计算)、比重瓶法、气体置换法
8,密度的测量方式
(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测固体密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测质量,排水法测体积;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溶于水;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测液体密度:ρ=m/v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注意事项:天平的使用(三点调节,法码、游码使用法则),m、v测量次序,量筒的选择。(2)仅有天平测固体(溢水法)m溢水=m1-m2、v溢水=(m1-m2)/ρ水、v物=v溢水=(m1-m2)/ρ水、ρ物=ρ水m物/(m1-m2)测液体的密度(等体积法)m液体=m2-m1(m2-m1)、m水=m3-m1、v液=v水=(m3-m1)/ρ水、ρ液=m液/v液=ρ水(m2-m1)/(m3-m1)(3)仅有量筒量筒只能测体积。而密度的问题是ρ=m/v,无法直接解决m的问题,间接解决的方法是漂浮法。V排=V2-V3、V排=V3-V1、G=F浮、ρ物gv物=ρ液gv排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V2-V1)/(V3-V1);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V3-V1)/(V2-V1);条件是:漂浮。(4)仅有弹簧秤m物=G/g、F浮=G-F、ρ液gv物=G-F;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G/(G-F);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G-F)/G;条件:浸没,即ρ物〉ρ液。密度测量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杠杆法、连通器法、压强法等。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直接测量法,测体积和质量间接测量法,测和已知密度物质的关系密度的测量利用测量流体压力用压差法测量密度:利用放射性镉109测量流体的密度把鹅卵石绑在细线上,再钓在橡皮绳上,记下绳子伸长的长度l1,把石头放到水中再测伸长的长度l2,p石=(l1/l1-l2)*p水我对物质结构不了解,没法给出更深层次的解释,只能简单的考虑,密度应该跟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乘以单个原子的质量差不多,之所以各种物质密度不同,应该因为物质原子的质量和原子间的平均距离(或者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不同。比如一个极端的情况,重原子气化后,原子虽然很重,但以气体方式存在,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相对于固体是很小的,它的密度相对于由轻的原子组成的固体也是小很多倍的。 密度的计算应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会简单的就能得到结果。 找到一点东西,希望有用: 元素的结晶密度变化规律,从总体看,一般是以周期表中部的硼、铝以及铁、铂族元素,结晶时密度最大,向周期表的左侧或右侧,元素的结晶密度逐淅变小,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例外,如氟、氯原子的有些结晶方法就密度增高,而还有些元素的某些结晶方法,则密度显著变小。 为什么会如此呢?其原因最主要与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以及与在结晶时成键结合方法有关。 由于元素的原子半径,不论是共价半径还是金属原子半径,一般都是以周期表最左边的,碱金属元素最高,向周期表右部原子半径不断减小,所以从铁、铂族元素与硼、铝元素,到周期表左侧的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晶密度不断变小是必然的。 而从硼铝和铁铂族元素向右,结晶密度一般情况下变小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这些元素,在其结晶过程,不同原子间的成键结合方式,会由前半周期金属元素的,一般形成紧密堆积性结晶键,改变为非紧密堆积的有间隙分子式结合,并且越向周期表右部的元素,结晶过程相互吸引形成结合键时,二相邻原子之间的平均间距越大。 原因是由于元素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数增多,会使的一原子结晶时,可发生偏心运动成键的外层成键电子轨道,与相邻内层电子距离变近,成键时不易于向相邻原子可与之吸引形成结晶性键的成键吸引位点,大幅度偏转接近所致(具体机制请看笔者关于元素化学结合成键方面论文)。 所以尽管从硼、铝及铁铂族元素向右,物质原子的质量不断增大,但其结晶时的密度,却由于成键距离变远,与成键结合方法不紧密堆积,堆积间隙大,从而使周期表内向右,元素结晶密度反而会不断变小。 至于碳原子在结晶形成金刚石时,密度会反常的变大,最主要是元素核外的4个外层电子或全部6个核外电子,在很高温度下相互接近与结晶时,运动轨道可能全都表现强烈偏心运动特征,以及不同电子轨道可能发生了内外互相穿插,这样在其结晶之后的冷却过程,由于所有电子轨道一起收缩造成原子半径显著变小所致。 而氟.氯.砷等元素以某种方法结晶后,密度反常提高,主要是由于其结晶时和相邻元素比起来结晶的结合方法比较紧密所致,而氮、砷等元素以外的方法结晶时的密度,之所以又变为显著偏低,则是由于其结晶凝结时,不同原子之间结合方法更为松散的原因造成。 http://www.daixian.ccoo.cn/blog/blogshow.asp?aid=10195用量筒先称出一定体积的水 比如5立方厘米然后称出量筒的质量,还有装水后的质量,一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用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算出密度水的密度是 1.0×10的三次方实验目的:用天平和溢水杯测定石块密度。 实验原理:ρ=m/v 。 实验材料和器材:石块、水、天平、砝码、溢水杯、大烧杯。 实验方法(步骤):——排液法 1. 可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以及大烧杯的质量(m1); 2. 将溢水杯装满水(不缺,也不外溢),把不规则固体块沉入水中,同时用较大的烧杯尽可能地全部接受溢出的水; 3. 再称出大烧杯+溢出水质量(m2),则可计算出溢出水的质量△m; 4.根据公式v=△m/ρ,计算溢出水的体积v,因为溢出水的体积=不规则固体块的体,所以,可求得石块的密度。 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ρ=m/v=m/(△m/ρ)=m/[(m2-m1)/ρ]=ρ×m/(m2-m1) 所以,总计算公式是:ρ=ρ×m/(m2-m1)`恩``我来告诉你哦``1.先拿一个托盘天平``称出它的质量``记录为m2.再拿一个盛满水的杯子,把物体放进去,所溢出的水的体积即此物体的体积, 然后呢``再记录为v.3.再就是最后一步了,用m除以v即此物体的密度.还有一种方法不太实用``把物体放在水上,如果是悬浮的话,则密度=水的 如果是漂浮的话,则密度<水`` 如果是沉底,则密度>水这中方法只能粗略估计,不能算出,你用第一种方法吧^_^
9,测量物体密度的多种方法
初中物理密度测量方法总汇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 固体: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示数 2. 液体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1)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 (2) 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取示数 (3) 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二、 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1. 固体仪器: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 (2) 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 (3) 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 2. 液体表达式: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1) 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 (2) 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 (3) 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 三、 有量筒,无天平1. 固体a、一漂一沉法表达式: 器材:天平、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1)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2) 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筒示数 (3) 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 b、(曹冲称象法)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橡皮筋(1)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2) 取出塑料盒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内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3) 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内,读取示数为 (4)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 ,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 表达式:c、器材:量筒、待测固体、足够的水和细线、木块或塑料盒(1) 将一木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2) 将待测固体放在木块上,测得量筒示数为 (3) 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也放入量筒内,此时量筒示数为 公式:3. 液体a、等浮力法器材:量筒、足够的水、待测液体、密度较小的固体(1) 量筒内装有体积为 的水(2) 将一密度较小的固体放入水中,测得体积为 (3) 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液体,测得体积为 (4) 再将固体放入该液体内,测得体积为 公式:b、(曹冲称象法)表达式:器材:小烧杯、水槽、量筒、待测液体、足够的水(1) 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烧杯放入一个水槽内,标记出液面高度(2) 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3) 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内,将待测液体缓慢的倒入小烧杯内,直到水槽内液面上升到标记处(4) 将小烧杯内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四、 只有弹簧测力计1. 固体(双提法)表达式: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石块(1) 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 (2)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固体,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此时示数为 2.液体(三提法)表达式:器材:弹簧测力计、待测液体、石块、烧杯、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 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金属块的重力 (2) 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触及烧杯侧壁和底部,此时示数为 (3) 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触及烧杯侧壁和底部,此时示数为 五、 只有刻度尺1. 土密度计法表达式:器材:刻度尺,烧杯、足够的水和待测液体、粗细均匀的塑料棒或木棒,足够的金属丝(1) 取粗细均匀的木棒,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h,底部缠上足够的金属丝(2) 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内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水面的高度 (3) 倒掉烧杯中的水,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液面的高度 2. 等压强法表达式:器材:玻璃管、橡皮膜和细线、烧杯、足够多的水和待测液体、刻度尺(1) 使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h,通过细线用橡皮膜将玻璃管一端密封住(2) 玻璃管内部装有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刻度尺测量液面高度为 ,缓慢浸入盛有水的烧杯内,直至橡皮膜水平(3) 测得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 3. 浮力法表达式:器材: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待测固体、水槽、刻度尺(1) 使一空烧杯悬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液面的高度 (2) 将待测固体放在烧杯内,测得液面高度 (3) 将固体取出通过细线直接放入水槽内,测得液面高度 。六、 天平+浮力法表达式:器材:天平和砝码、待测固体、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1)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待测固体的质量 (2) 把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量,此时天平示数为 (3) 用细线使待测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天平的示数 本来是有图解的,还有表达式,因为不会传图,不过我想你也能够看懂的,祝你学习进步.我这些都是比较特殊的测密度的方法哟!测量液体密度
一、常规法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根据 得
二、密度瓶法
1. 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
2. 测量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
(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三、密度计法
1. 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
2. 测量步骤:
(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
(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水
(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液
3. 计算结果:
四、浮力法
1. 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
2. 测量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0;
(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2。
3. 计算结果:
五、浮体法
1. 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体、水、正方体木块
2. 测量步骤:
(1)将木块平放在水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1
(2)将木块平放在液体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深度h2
3.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是图片自己看链接吧)
http://cnc.lobit.cn/educa/unvisity/zxxzt/2006zt/c/zt/wl/22.htm
http://kx.pyjy.net/source/czwl/FL/90_SR.asp
测量固体等
一、常规测量:
1、利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测量。如教材中的测量石块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密度。
3、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特殊测量:
1、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矿泉水瓶、测量牛奶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烧杯测量金属颗粒的密度。
3、利用量筒、水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4、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量铁块的密度。
5、利用刻度尺 水 烧杯、细绳测量矿石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回答几种1、规则物体:直接算出体积,然后测质量2、不规则物体:以等体积法,测浸出液体的体积,一下你懂的
文章TAG:
密度检测 大学物理实验 密度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