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最小的鹿科动物是哪种

最小的鹿科动物最小的真鹿〔鹿科〉是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的北方布杜鹿。这种动物成年后齐肩高33.02—35.56厘米,重7.26-8.16公斤。最小的反刍型鹿生活在东南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州,其站立肩高20.32—25.40厘米,重2.72 一3.18公斤

{0}

2,鹿科有什么动物

1、叫:麂子 2、 鹿科的一属,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1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被毛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 ,但较麝、獐的獠。3、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本属共6种。中国有黑麂、赤麂和小麂3种。①赤麂,又名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1种,体长80~150厘米,肩高约55厘米;颜面部棱长;体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鲜棕,后腹毛色从淡黄到纯白,腋部有白色块斑,鼠鼷部、臀部、尾下为纯白色。栖息于密林 、草丛、山地丘陵 ,有时也进入居民点和农田周围。白天活动。营单独生活。性机警。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春季交配。妊娠期半年左右。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②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中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体型略小于赤麂,体长约120厘米,肩高约 50厘米;耳短圆;侧蹄较其他麂发达;体背毛色棕黑,眼周至额部有1束鲜棕色簇状刚毛,前额、耳与两颊间有呈V字形橙栗色暗纹,腰腹部和四肢暗黑色,臀周、尾下部和鼠鼷部纯白色,边缘深栗色。栖于地势较高多岩石的密林和山坡灌丛中。以嫩枝、叶子、果实、蔬菜、豆类为食。主要在春季产仔,每胎1仔,幼仔约6~10个月性成熟。 数量较少,仅见于中国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交界处。③小麂。麂类中最小的1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1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栖于地势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丛。以嫩叶 、幼芽、青草 、果实、种子为食。全年繁殖,产后还可受孕,怀孕期约 6~7 个月,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 、福建 、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台湾。3 种麂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1}

3,鹿是什么科的动物

梅花鹿是鹿科鹿属 鹿科基本特征为属于偶蹄目,反刍,复胃等,是比较原始的有角类。其下又分四个亚科,麋鹿满足鹿亚科的特征:雄性有分叉的角,雌性无角,幼鹿身上多有花斑,有些种类花斑在成年后消失,有些种类则终生保留。 我想你对照一下麋鹿的特征就可以看出麋鹿是典型的鹿科动物

{2}

4,鹿科鹿科动物详细资料大全

鹿科(Cervidae)是哺乳纲偶蹄目的一科动物。体型大小不等,为有角的反刍类,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纬 40°以北地区及西南非洲,全世界约有34种,共16属约52种。 鹿科动物其特征是生有实心的分叉的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鹿科 拉丁学名 :Cervidae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哺乳纲(Mammalia) 亚纲 :真兽亚纲(Eutheria) 目 :偶蹄目(Artiodactyla) 亚目 :反刍亚目 科 :鹿科(Cervidae) 亚科 :鹿亚科(真鹿亚科)、空齿鹿亚科、獐亚科、麂亚科 分布区域 :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等 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栖息环境,分布范围,物种分类,鹿亚科(真鹿亚科)Cervinae,麂亚科 Muntiacinae,獐亚科 Cervinae,空齿鹿亚科(美洲鹿亚科)Odocoileinae,保护级别,衍生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 简介 鹿科Cervidae有16属约43种。 分为4亚科:鹿亚科Cervinae、獐亚科Hydropotinae、麂亚科Muntiacinae、空齿鹿亚科Odocoileinae。 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世界各地将鹿列为保护动物。驯鹿是鹿科唯一驯化的家畜(如我国北方鄂伦春族)。 外形特征 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 生活习性 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善游泳。 生长繁殖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著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有角种类的雌鹿如无角亦不具獠牙状上犬齿。雄鹿大于雌鹿。毛色冬深夏浅,多数幼鹿有白色斑点,有的种类(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豚鹿Axis porcinus)成体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发达,支撑身体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变小。雌鹿有2对 *** 。热带鹿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 *** 多次,角不脱落;温带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数一雄多雌,每胎产1~2仔,多达3~4仔。 栖息环境 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和非洲西南部。 物种分类 鹿亚科(真鹿亚科)Cervinae 多为大型鹿类。雄性有分叉的角;雌性无角;幼鹿身上多有花斑,有些种类花斑在成年后消失,有些种类则终生保留。有4属。 花鹿属 Axis 花鹿(斑鹿) Axis axis 加岛花鹿 Axis calamianensis 巴岛花鹿 Axis kuhlii 豚鹿 Axis porcinus 鹿属 Cervus 马鹿(赤鹿、白臀鹿) Cervus elaphus 白唇鹿 Cervus albirostris 坡鹿(泽鹿) Cervus eldii 阿氏鹿(菲律宾梅花鹿) Cervus alfredi 菲律宾黑麂 Cervus mariannus 宿氏鹿 Cervus schomburgki 鬣鹿(爪哇鹿) Cervus timorensis 沼鹿 Cervus duvaucelii 梅花鹿 Cervus nippon 水鹿 Cervus unicolor 黇鹿属 Dama 波斯黇鹿(美索布达米亚鹿) Dama mesopotamica 黇鹿 Dama dama 麋鹿属 Elaphurus 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 麂亚科 Muntiacinae 体型较小,具短小的角,上犬齿发达。有2属 毛冠鹿属 Elaphodus 毛冠鹿 Elaphodus cephalophus 麂属 Muntiacus 黑麂 Muntiacus crinifrons 菲氏麂 Muntiacus feae 贡山麂 Muntiacus gongshanensis 赤麂 Muntiacus muntjak 小麂 Muntiacus reevesi 瘤麂(婆罗洲黄麂) Muntiacus atherodes 越南大麂 Muntiacus vuquangensis 獐亚科 Cervinae 体型较小,无角,上犬齿发达。仅1属。有时置于空齿鹿亚科。 獐属 Hydropotes 獐(河麂) Hydropotes inermis 空齿鹿亚科(美洲鹿亚科)Odocoileinae 形态差异较大,分布广泛。有9属,分为4个族。 驼鹿属 Alces 驼鹿 Alces alces 北美驼鹿 Alces americanus 驯鹿属 Rangifer 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狍属 Capreolus 狍(西方狍) Capreolus capreolus 西伯利亚狍(东方狍) Capreolus pygargus 空齿鹿属 Odocoileus 白尾鹿(维基尼亚鹿) Odocoileus virginianus 黑尾鹿 Odocoileus hemionus 南美泽鹿属 Blastocerus 南美泽鹿(沼泽鹿) Blastocerus dichotomus 草原鹿属 Ozotoceros 草原鹿 Ozotoceros bezoarticus 普度鹿属 Pudu 北普度鹿 Pudu mephishiles 普度鹿(南普度鹿) Pudu pudu 马驼鹿属 Hippocamelus 秘鲁马驼鹿 Hippocamelus antisensis 智利马驼鹿 Hippocamelus bisulcus 短角鹿属(墨西哥鹿属) Mazama 短角鹿(墨西哥鹿) Mazama americana 小灰短角鹿(布氏鹿) Mazama bricenii 小短角鹿(矮墨西哥鹿) Mazama chunyi 灰短角鹿(褐墨西哥鹿) Mazama gouazoupira 倭短角鹿(倭墨西哥鹿) Mazama nana 小红短角鹿(小墨西哥鹿) Mazama rufina 保护级别 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衍生价值 经济价值 所有种类的肉可吃,皮可制革。 药用价值 鹿的全身均可入药,鹿茸、鹿胎、鹿鞭、鹿筋等无一不是珍贵的药材。

5,寿命最长的鹿科动物是哪种

寿命最长的鹿科动物 据可靠记载,鹿科动物的最长寿命是20岁零8个月。这一记录的创造者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动物园中的一只马鹿,它死于1954年6月28日。马鹿:英文名Cervus elaphus,由于体形似马而得名,身体呈现深褐色,北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的斑点。马鹿是一种大型的鹿类。雄性的马鹿头上有角,马鹿喜欢群居,生活在高山森林和草原地区。

6,是不是东北平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对不对

应该是东北地区。驼鹿一般出没于北半球温带至亚北极气候的针叶林及混交林。在中国,它们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北部。
是马鹿吧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驼鹿主要是分布在东,中西伯利亚,望采纳
驼鹿是世界上体形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在中国,它们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北部。

7,最稀有的鹿科动物是哪种

最稀有的鹿科动物显稀有的鹿科动物是菲氏麂,直到不久以前人们还只知道在缅甸和泰国边境上捉住过两只这种动物。1977年12月.曼谷的都实动物园接受了一只雌性菲氏麂,随后又在1981年接受两只雌性,1982年2月至1983年4月又接受了 3只雄性和3只雌性菲氏麂。它们都来自中国的西藏。菲氏麂又叫林麂、黑麂子、青麂子等,体型大小与黑麂或赤麂相仿,体重20kg左右,体长104cm,尾长约15cm。背部及体侧毛黑色,毛尖棕色,四肢近于黑色,鼠鼷部及后肢内侧白色。尾长,尾背黑色,腹面白色,明显有别于赤麂,与黑麂毛色极为相似,雄性具角,所不同的是菲氏麂角干长于角柄;头顶无长的棕色冠毛(黑麂头顶或角柄处有浅棕色长毛)。 菲氏麂分布于泰国、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地区。云南金平县与屏边县。国内首次于1982—1983年,在西藏自治区的波密县和林芝县,随后在云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也发现。在菲氏麂分布区内,云南省境内有1200平方千米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藏境内有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估计在西藏察隅自然保护区和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也有菲氏麂的活动。菲氏麂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3000米近溪流的相对湿度大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的灌丛间,常在溪边的林丛和多藤木植物的林中活动。多单独活动,受惊后常游过溪流逃往彼岸林中隐蔽。多以耐阴性草本植物及灌木嫩叶为食,喜食青苔和蕨类植物。每胎1仔。种群现状在西藏的林芝县、波密县有限的范围内较为常见。而在高黎贡山区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尚不清楚,无疑其数量是稀少的。

文章TAG:鹿科  最小  最小的  动物  鹿科  
下一篇